第237章 伦敦(2 / 5)
舰参观,他抓着赵灿薛的手说道:“今天我带着全家都来,就是要让儿孙们看一看中国的军舰,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国家,要让他们记得自己永远是中国人!”许多华侨一踏上“李牧”号,一边抚摸舰炮,一边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我只知道洋人的军舰开到中国去,现在我终于看到了祖国的军舰也能到洋人的国家来访问了。”
……
马车上,班内南爵士的第一句话就是:“元首先生,现在需要您的军队再紧急往印度增加一到两个师的兵力,印度的局势又出现了反复。”
印度的情况通过电报李国勇了如指掌。帝国的26师在段祺瑞指挥下进展顺利,段祺瑞攻陷了康普尔,控制住了恒河大桥,切断了印度起义军队和后方的联系,留驻在康普尔的印度人被驱逐到了恒河边。印度起义者从勒克瑙冲出,与26师激战,最终因战斗力相差悬殊,往南败退。勒克瑙同中印度的联系被切断,形式危急。其后,段祺瑞由康普尔向勒克瑙发动新一轮攻击,印度士兵忽略了阵地的侧翼和伙房,各堡垒间缺乏联系,段祺瑞从东西两面集中了两个旅的主力和八十多门大炮夹攻,两天后攻克勒克瑙。
而英军的进攻却受到了印度士兵的顽强狙击。为了保证加尔各答与德里以及旁遮普的交通,英军同时向巴特那、贝那勒斯和阿拉哈巴德进军,并大举进攻德里。
德里的防御工事坚固,据守德里的5万印度士兵拥有大200多门和充足的军火,据城坚守的他们,先后挫败了英军的锡克、巴坦、廓尔克和克什米尔等部队,让英军遭遇了重大伤亡。恰逢此时,英国部队中又疾病流行,士气受到严重挫折的英军在从德里退却的路上,又遭到起义者的四处打击。陷入困境的皮特中将一连向国内发了十几封请求援兵的电报,但此时英军主力都远离印度,不得不转而向中国寻求帮助。
“可以,我可以再向印度派遣2个师,紧急救援皮特中将。”李国勇沉吟着说道,这么做他是有所考虑的,印度起义虽然取得了表面上的胜利,但那是在英军主力没有开进印度的情报下所取得的;而且印度的高层大封建主,大地主起义的决心从来都不坚决,只要形式稍有不对,马上就会倒向英国殖民者,掉转头来镇压起义。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帮英国人一把,也可以为将来取得政治谈判的资本。
班内南欣喜若狂,中国能够出兵真是件再理想不过的事情了,靠近印度,出兵方便,士兵的素质又经过无数次战斗的考验,值得信赖,这能让英国减少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