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借兵(2 / 5)
自己建造大型战舰的能力,在德国学习的工人和工程师昨日已经跟随着“上海”号和“南京”号回去了,应该能填补人才缺口这一块,技术以及工业上的问题,慢慢弥补吧。总是依靠其他国家帮着自己造舰,等于把海军的命脉送给别人捏着,一旦一战爆发,德国自己应对不暇,哪还有空来管中国的海军。
德国的访问是非常成功的,德国企业接到了大笔的订单,中国方面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谓皆大欢喜,尤其是军事上的合作,各把两国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或许李国勇并不想看到中德军方这么快就绑得如此之紧,但放在现时的情况下,似乎这也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希望不要被英国人看出来吧。
临走前的一天,威廉二世再次约见了李国勇,不同的是这次他们的身边多了两个国家的总参谋长蒋百里和赫尔穆斯·冯·毛奇。做为在普法战争中立下卓越战功的德国名将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身材魁梧高大,秃顶,脸上总是一副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表情,也难怪别人称他为“可悲的恺撒”。
李国勇始终不太看得起小毛奇,不管是在他那个时代还是现在。靠着叔父显赫军威的庇护,靠着威廉二世对他让人惊异的喜爱,小毛奇军职不断晋升,先是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的助手,而后又成为施利芬的接班人,但他却根本就没有施利芬的才华。
施利芬曾经制定过伟大的“施利芬计划”,作为军事史上的杰作,“施利芬计划”提出“一定力量的左翼,和强大的,无坚不摧的右翼”,他一反预备役部队只从事占领和后方勤务的传统,大胆将预备役部队用于第一线,没有留下战略预备队,当时德国的指挥教令中建议“甚至把最后一个营也投入战场”。如果“施利芬计划”能够顺利实现,那么一战的结局将被改写。
可惜小毛奇接管德国参谋总部后,过于小心的他,开始修改“施利芬计划”,这一修改让原本激情无比,大胆绝伦的“施利芬计划”一下就缺少了灵魂,变得中庸不堪,本来德军右翼是一把“死神的镰刀”,结果演变成在凡尔登,马恩河跟人家血并的西瓜刀。
“赫尔穆斯,我知道我们的朋友中国已经答应在战争爆发时牵制住俄军,那么总参谋部对此有什么应变措施呢?”威廉二世看起来象是不经意地问道。
苦着一张脸的小毛奇说道:“中国方面的强势介入,将使德国的压力大大减轻,我们可以把目光专心地投入到对法国人的战争中。陛下,请恕我直言,施利芬元帅的计划太过于大胆了,在他的计划中,左翼兵力应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