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教育和土地(2 / 3)
方面,他采用现金收购的方式,而对大地主们,他则采用了低价收购、甚至是没收的方式,然后准备将土地平均分配给真正需要土地的农民。但他忘了很重要的一点,那些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力的名流士绅,望族士子们,几乎个个都是大地主,甚至他的爷爷李鸿章,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地主。
激进的行动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反对声一片,不光是地主们,连农民也对政府的行动感到迷惑,对于政府在农村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采取观望态度。到了最后,李国勇后院起火,先是安徽李家的亲属们派人上南京哭诉,接着连老丈人王清源也在他面前婉转地表达了不满。这让李国勇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做法,而暂时停止了土地改革。
改革的不顺,让李国勇开始反思,并且怀念起远在北京的杨度。过去有着杨度地协助,办起任何事情都得心应手,几乎不用自己操心,而一旦杨度不在身边,为什么办这些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却是如此的艰难?
他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看着那份请愿书,上面刺目地写着恳请李国勇登皇帝位的几个字,让他觉得既好笑又可悲。这种事情必须制止了,但怎样才能澄清人们思想里几千年以来的认识,却让他大伤脑筋。
“领袖,您的家人到南京了,正在元首府外等着见您。”李国勇新的警卫团长庄剑悄悄地走了进来,对李国勇说道。
闭着眼睛正想着事情的李国勇睁开了双眼:“我家里的人?她们不在家里看着孩子,跑这来做什么?”
庄剑说道:“不是两位夫人,而是您的父亲,哥哥,总共有十几个人。”
正把茶杯端到嘴边的李国勇,差点把才进口的水喷了出来:“我的父亲?不是在北京吗?谁让他们来南京的?”
庄剑摇了摇头:“您见还是不见?”
按着李国勇的本意是不想见的,这些李家的人在北京做了什么他知道得清清楚楚,但大老远的来了,不见也不合情理,毕竟是自己嫡亲的“亲人”,他无奈地说了声:“让他们进来吧,我也正想找他们,他们倒自己来了。”
说完这话却发现自己的警卫团长并没有出去,而是站在那似乎有什么话想说:“还有什么事,一切说出来吧。”
庄剑为难地抓了抓头,小心翼翼地说道:“领袖,我上次和您说的那事,您看?”
“是想去部队的事吧?”李国勇想起了前段时候庄剑提出的想到前线部队担任职务的事,想了下,笑着挥了挥手:“看来老子的警卫团长是你们最不愿意做的差使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