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帝国五英(2 / 3)
蒋百里虽然才认识吴佩孚不久,不过军人的豪爽倒也让他觉得不拘束:“得了吧,吴师长,不对,是吴大司令了,元首单独把你留下来当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未来估计得你的功劳最大。”
吴佩孚裂开嘴笑了下:“你们猜,元首除了东北,台湾,还准备对哪个地方同时动手?方震你别说,让他们猜。”
“高丽!”几个中最年少的柳波成不假思索地说道。
几个人立刻把目光投向了他,蒋百里的眼中更是露出了诧异,这个年青的将军判断得一点也没有错。
看着几个人的眼光,柳波成笑了下,说道:“收复东北、台湾,打下高丽,日本将被困在那么点大的国土上,资源的极度贫乏,加上才和老毛子打了场大仗,如果没有英国人地支援,那么他们将毫无还手之力。”
将军们赞同地点点头,思考着柳波成的话。
“打掉日本,亚洲几无对手。”张孝淮意气风发地道:“如此我中华亚洲霸主地位可成,曾经失去的光荣也可夺回。”
“我看未必。”蒋百里打断了张孝淮的兴致:“别忘记了,在亚洲还有一个不是亚洲国家的老大,它们以印度为中心,不断向亚洲释放着它们威慑的力量。”
几人默然,他们知道蒋百里说的是英国,做为老牌的殖民强国,日不落帝国,在亚洲的影响可以说说无处不在的。两次鸦片战争,用利船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让中国走入了一条一次次割地赔款的耻辱道路,在感情上所带给中国人民的伤害并不比日本少。
现在英国,在帝国基本完成统一后,处处摆出了中国救世主的样子,在每座城市炫耀着他们的特权,甚至对内阁的一些决议也开始横加干涉。最明显的就是在北京叛乱被平息后,英国公使立刻递交了一份公使信,竟然点名要求杨度释放信中的几个满清大臣,这其中就包括了被判决为死刑的载洵。
“我看元首的雄心并不仅仅是当个亚洲霸主那么简单。”蒋百里压低了声音:“从我回国后和元首的第一次谈话,我发现他对着世界格局有着非常清晰地认识,他并非是怕英国人,而是在国内事情还没有完全理清的情况下,不愿意和英国人翻脸。”
蔡锷比较赞成他的观点:“我也这么看,说句大胆猜测的话,我们和英国人或许会有一战,我看元首之所以把孝淮的部队安排在西藏、新疆一线,也是抱着和平解决不成,即以武力解决,而一旦武力解决,英国人必然插手!”
“英国人对西藏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