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京城风云(一)(2 / 3)
要冲进紫禁城抓皇上了,京城里的要犯居然还给人劫走,你们说说这究竟该怎么办?”
坐在龙床上的光绪眼睛半睁半闭,不发一言,仿佛叛军进不进城和他毫无关系。
好半天,一个看起来总有五、六十岁的汉官上前,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有板有眼的说道:“我大清国势强盛,皇上龙威浩荡,反贼虽则势大,然终属皮之癣疥,不足为惧,当派一得力官员持皇上手谕以抚之,以皇上之天威,必可使反贼为之心悦诚服,当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耐着性子听完这一大堆废话,慈禧不断冷笑:“好啊,我今儿个就让皇上下一道招安圣旨,我看也不用别人去了,你就挺合适,就派你去吧。”
那官员立刻面色如土,恨自己多嘴招惹出这么场大祸来,那些叛贼盛传个个喜欢吃人心,尤其爱吃满清大官的心,要真去了还能活着回来?自己新娶的七房小妾还没有来得好好享受。这官连连磕头道:“臣年老体弱,力不从心,担当此大人恐有负重托,太后,皇上……”
不等他说完,慈禧厌烦地道:“滚下去!”
朝堂里气氛一下子冷清下来,各官员都在心里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大清朝看看是不行的了,再保着它死路一条,为自家的老婆孩子,自己的前途富贵着想,总得盘算盘算怎么讨好未来的新皇帝李国勇。有些早就和李经述拉上关系的官员暗自庆幸,还好没在李家失势的时候为难人家,想必日后总能看在这份孝心上,不升官也能保住现有的官位吧。
慈禧也知道这些首鼠两端官员的心思,不过现在可不是追究的时候:“袁世凯呢,袁世凯和他的北洋军为什么不回护驾,难道他也想造反吗?”
代苫上前说道:“袁世凯的北洋军被困在山东,臣已连发几道电报催促他回京勤王,但他总以无法突围为借口,依奴才之见,只怕他也是靠不住的。”
慈禧愤愤地道:“这些个汉人总是不能相信,皇家给了他们多大恩典,他们不想着图报君恩,反而总想着法子反叛;前有吴三桂,耿精忠,现在又出了李国勇,袁世凯!”
默然无语的代苫叹了口气,大清怎么就落到这么个地步了?本来还指望着“重光计划”能够力挽大厦于不倒,想不到不光惨败,自己辛辛苦苦组建起来,安插在李国勇身边的情报网还被拔了干干净净。
昨晚响了一夜的枪声,今天就传来李国勇家人被劫走的消息,想必现在北京城里到处都是李国勇的潜伏人员,紫禁城当真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了。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