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密支那外围(2 / 4)
进入胡康河谷,打乱了日军的战略部署,揭开了中美英印反攻缅甸的序幕。
1943年12月,驻印军对胡康河谷之敌展开了攻击,从新平洋至孟拱长约200公里的胡康河谷(其南端又称孟拱河谷)蜿蜒其间,森林覆盖,地形复杂。尤以河谷北部两旁大小崖坎对峙,大奈河从谷中流过,隘路狭窄,丘陵起伏,部队运动十分困难,其中孟关最为险要,是入缅咽喉。
敌第18师团在大奈河畔构筑半永久性子母堡坚固阵地,层层设伏,拼死顽抗,此时,驻印军以《租借法案》提供的物资装备,除有战车营、山炮营外,每个步兵连配备6门小迫击炮,士兵多为冲锋枪,小迫击炮在山地使用优于日军的掷弹筒。这两种武器在森林中使用至为便利,效果很好。日军则素以白刃战自豪,武器装备劣于驻印军。驻印军不仅有强大的地面火力,而且英、美空军已经掌握了制空权。战略机队不断飞往敌后进行轰炸,战斗机、轰炸机则三五成群协同地面部队攻击日军阵地。
缅北地形复杂,森林河川湖沼纵横交错,对于特种训练要求高,如游泳、操舟、架桥、开路、地形判断、指南针的使用、各种联络方法,均须熟练掌握。中国驻印军战前曾于雷多附近森林进行丛林战训练,所以战斗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战术。仅这一点就不是第一次远征缅甸时远征军所能比的。
两支军队曾于1942年在缅甸作过殊死拼斗,此时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驻印军攻势凶猛异常,战况极为激烈。
吴铭站在山顶,用望远镜看着远处的密支那,半晌才放下手,转身走了回来。
“给驻印军总部和云南昆明站发报,日军第十八师团部将于明早开出密支那,向北方前移,约有一千五百人,坦克装甲车几十辆。”吴铭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请求空军远程战略机队进行空袭轰炸,我别动队将为其指示目标,并趁乱攻击之。”
密支那位于缅甸北部,周围多山,中间是小平原,为缅甸铁道终点,可直达孟拱、曼德勒、仰光等地。公路北通孙布拉板,南通八莫至腊戍,接滇缅公路入云南,西至孟拱经卡盟可达胡康谷地,与中印公路相接。东有伊洛瓦底江环绕,向东南倾注,经缅甸中部流入大海。不但交通发达,而且是缅北的商业中心和最大城市之一。密支那西北为有名的库芒山脉,把密支那与孟拱河谷隔断,是防守的天然障碍。密支那城西、北面两方都有机场,中印公路也经过此地,战略地位尤显重要。
吴铭率队赶到密支那外围与其他别动队会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