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北京之行(二)(4 / 5)
到具体的条件。这些问题还需要你们两国作细致的磋商,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和我的国家非常乐意充当一座友好的桥梁。”
“我们两国还没有建交,这在某些方面倒给你们充当中间人提供了方便条件。”周恩来似有所指地笑道。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有责任,你们也有责任。”黄历呵呵一笑,说道:“建交谈判不是已经进入了日时议程,我只是个退休的闲人,具体的事情我不管。”
“闲人哪,你倒是可以很轻松地游山玩水了。”周恩来突然流露出一种怅然的神情,虽然只是一瞬。
叶剑英元帅嘴巴张了张,苦笑了一下,与黄历探讨起有关军事的问题。
周恩来的内心确实处于矛盾和紧张的状态,他关心是八亿人民无穷无尽的日常问题,正因为他的存在和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这场历史性灾难的打击,并维持了党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内政上缝缝补补,努力维持,外交上殚精竭虑,在国内意识形态反帝反修思路已经固定的情形下,如何缓和中美关系对他来说,更是一个颇费思量和充满困难的问题。
“……虽然我国能建造十万吨、二十万吨级的超级油轮,但要建造航空母舰还有很多实际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一步一步的解决。”黄历正在讲述南洋联邦的军力发展,这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快也要三五年才能建造成功,因为还要为航母建造配套的防卫力量,驱逐舰、护卫舰、预警飞机、潜艇等等,要具备实际战斗能力怎么也需要七八年,十几年吧!”
“拥有航母是国力的象征,也是个烧钱的窟窿。”叶帅露出了羡慕的神情,中国拥有广阔的海岸线,但中国海军却实在是太弱小了。
“确实很费钱,所以直至今日,我国才算有了点家底,能将计划付诸实施。”黄历点头赞同道:“但拥有一支强大的蓝水海军却是势在必行,印度洋、太平洋,我国四面可都是大海。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没有海军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贵国的空军也很厉害,我们从巴基斯坦那里得到过这方面的报告。”叶剑英继续说道:“我们需要加强国防力量,有些订单是否可以通过贵国来完成?”
黄历沉吟了一下,说道:“有关军事方面的技术嘛,目前还是有些困难的。印度支那的局势,贵国的政策,美国的态度都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你们也知道,我国相当多的科技是从美国得来的,从道义上来讲,也没有不打招呼便转手送人的道理。当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