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与尼克松的会谈(2 / 4)
曲曲折折绕出去的可行的解决办法。”黄历在自家庭院的大树下与尼克松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总统先生对于推动事物前进具有一种特殊的本能,现在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合适的时机,那我们只有继续等待下去了。”尼克松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们可以使我们的外交摆脱二十年的重复,但中国方面是否会接受国际文明的基本准则呢?我们希望中国是作为一个伟大而进步的国家重新回到世界社会中来,而不是作为世界革命的中心回来。另外,打开通向中国的路,是否会迫使苏联在老挝问题上提供短期的帮助,这样的希望是否现实呢?”
“基辛格博士,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黄历不想冷落了这位重要人物,笑着问道。
“我认为这种希望是有可能的,但我更关心的是这一政策对国际关系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基辛格回答道:“总统先生的倾向是正确的,结束八亿中国人的孤立,将消除对和平的一个巨大威胁。中国对越共的支持,是老挝战场僵持的一大因素。”
美国希望南洋联邦能与越南王国和柬埔寨联合起来,再加上泰国,共同对老挝战争进行干预,以便使战争形势得到改观,或者至少能让美国体面地撤出。对于这个烫手的山芋,南洋联邦政府当然不会贸然接过,与现任总统钟可萍的会谈没有取得成果,尼克松又想走黄历的门路。
黄历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对于老挝战争,我们不想插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与中国接壤,尽管它的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但这同样适用于敌方。即使能一时把越共压倒,那会不会导致中国的介入呢?那可就后患无穷了!”
“两越战争的结局是令人欣慰的,难道不能够重演这辉煌的一幕吗?”尼克松既是恭维又是反驳地问道。
“时机不同,形势不同,中苏两国的态度也不同。”黄历解释道:“当时苏联还未大力援助越共,中国也只是有限的帮助。但中苏分裂后却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两国都在拉拢越共,都在大力援助,这使得越共在战争中有了坚实的基础。再者,现在的老挝政府和当时的越南王国政府也有着很大的区别,说到底,战争的成败还是由这两个国家政府的能力高低,民心向背有着直接的关系。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句俗话很适用于现在的老挝战争。”
尼克松认真回味着黄历的话,半晌才低沉地说道:“我们必须迫使越共坐到谈判桌前来,这是结束战争的最好办法。但我想提醒您的是,老挝落入越共之手,他们就会满足吗?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