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一个人的抗日Ⅱ > 第310章 南亚的复杂关系

第310章 南亚的复杂关系(1 / 4)

侵略者从来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得手时洋洋得意,恃强凌弱;而一旦失败,又会拼命抵赖,装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

在发动战争时,印度人认为自己的实力远超巴基斯坦,作出这样的判断是有依据的。首先,印度的飞机有七百多架,而巴基斯坦只有不到两百架;其次,印军的常规武器占有很大优势,特别是坦克,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要胜过巴军;另外,印军的人数也要比巴军充裕,动员能力也超过巴军。

由这样的理论推断出战争的乐观前景,似乎不无道理,但战争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武器数量和质量都很重要,世界战争史上也不乏以弱胜强,以小击大的战例。再加上南洋联邦的倾力助战,低估了这个意外因素恐怕是印度人所犯的最大错误。

战争的主动权已经落入了巴基斯坦人手中,在两个战线上巴军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进展,一路占领印度边境重镇哈姆卡兰后,乘势推进印度国境内六千米,共占领了约一千二百平方公里的印度国土;另一路在攻占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后,继续向南推进,夺占了克什米尔的大片土地,在克什米尔这个导致印巴长期敌对、积怨的地方,占据了优势。

那么,克什米尔到底应该归巴基斯坦,还是应该归印度呢?这恐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考虑到历史、宗教、人口等因素,印巴双方都有合理的理由。

根据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顿方案”,克什米尔土邦地区的归属应由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但是土邦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

而克什米尔的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在印巴分治之前,克什米尔的位置并不重要。但分治之后,却显现出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克什米尔深入中亚,与中国、苏联和阿富汗三国接壤,在巴方看来,由于本国缺乏战略纵深,如果失去克什米尔,巴的侧翼就会完全陷入印度的包围之中,从而在与印度的抗衡中处于更为不利的态势。

巴基斯坦总理阿里汗就曾说:“克什米尔就象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我们允许印度教徒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就会永远受到印度的摆布。没有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就不能保护自己不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