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空战的经验(2 / 3)
因为美国空军这种不管结果,先射再说的打法,即便飞弹表现正常,还是会使多枚飞弹只攻击一个目标,造成击坠率是相当难看。然而,同样没有列入统计的是:空空飞弹常常故障到连射都射不出去。由于新一代战机普遍拆除了机炮,一位出动时四枚导弹全部不肯离开挂架的飞行员便回忆:“当你挂满飞弹,稳稳地咬住敌机,却除了干瞪眼以外,什么事情都不能作,实在是百感交集。”
但因为战斗是在巴基斯坦上空进行,不同于越南的温湿闷热环境,使得导弹的故障率大为降低,使得南洋联邦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闪雷”在超视距攻击中大显身手,而红外线制导的“蚊”式导弹却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
不同于远程雷达制导导弹可以迎面发射,红外线制导导弹必须在敌机侧后方发射,以便红外线识别器能够跟踪敌机发动机的热源。同时,设计用来在视距内作战的红外线制导导弹因为使用近发引信,所以,为免引信感测到自己的机身而引爆,故设定了一公里左右的最短射程,以确定引信启动时飞弹已远离战机。然而在低空的某些状况下,红外线导弹的最大射程只比最小射程略长几百公尺而已,所以飞行员为了怕在最小射程之内开火,便矫枉过正地在最大射程之外开火。
在空战后的研究分析会上,南洋联邦空军得出的另一个重要结论便是机炮应该保留,特别是目前飞机上装备的高速机炮,在红外线导弹有缺陷时的近战搏斗中,是非常有力的武器。而且,即便机炮不能命中敌机,也可以迫使敌机远离,以制造飞弹的射击机会。
另外,南洋联邦空军发现“鹞”式战机在面对吸血鬼这种行将淘汰的战机,也就是说在速度上不如自己的战机时,使用超音掠袭战术是相当厉害的,掠袭后再以接近两马赫的速度脱离,会让敌机连复仇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战术就算攻击不成,也足以吓得敌机群放弃炸弹,达到防空的效果。
由此可看出,速度绝非罪恶、罪恶的是后燃器,后燃器的高油耗使战机难以长期超音速飞行。但如果是进行本土防空,较短的作战半径使战机不需过长的滞空时间而能进行超音速飞行的话,则高速的攻击不但比复杂的中低速运动来得有效,而且至少能高速脱离而提高安全系数。
所以,速度才是生命这句话是可以适用于空战的。除了兼顾对地攻击的笨重飞机外,其他专门负责空优的战机便不应该放弃追求两马赫的拦截能力。唯一不足的是无法以超音速入侵护航,但这可以作为南洋联邦未来战机的主要目标之一。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