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一个人的抗日Ⅱ > 第289章 强国之阶

第289章 强国之阶(2 / 6)

视几乎成为所有大中型宾馆旅店的标准设备时(彩色电视当时还是一种新奇玩艺儿),标志着南洋联邦已经迈进了电气时代。而南洋联邦总统府的电话号码从“8—1818”改为459—1818,则标志着数码取得的又一次胜利。

时间的推进是发生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谁还能记得父辈口中四十年代的艰难生活?谁还把祖先在海外打拼的痛苦经历记在心上?海路畅通无比,可人们却开始为了舒适和快捷而选择乘坐飞机;随着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延伸,短途交通的百分之三十都开始依靠汽车,而不是铁路。

衡量繁荣的长远影响的最好场所是教室。著名学者爱德华·丹尼森在其对南洋联邦经济发展的全面研究中,把教育看作有助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从四五年婆罗洲获得解放到黄历的总统末期,南洋联邦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增加了十倍。这一情况在社会学方面的含义是无法估量的。

一九四八年时,适龄的南洋联邦青年只有百分之三能进入高等院校肄业。一九五七年时,这个数字为百分之十二;在黄历卸任总统时,已经达到了为百分之二十六。

而据爱德华·丹尼森计算,照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到七十年代末期,南洋联邦约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将进入中产阶级。事实上,爱德华·丹尼森的计算还是估低了。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在世界局势缓和的大前提下,在长期的投入资金和技术积累推动下,南洋联邦的经济实现了腾飞,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便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

一九六四年,黄历在坤甸大学作的演讲中说道:“在今天的世界上最大的新闻是变革,在流动性日益加剧的南洋联邦社会,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明显……”是的,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已经成长为青年,他们接受过教育,感受到了日益多样化的信息,思想更为活跃,行动更为积极,而且不象他们的父辈那样保守恋家。这从坤甸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上便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因为他们普遍相信在婆罗洲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向婆罗洲的用人单位投递简历。

一个驻南洋联邦的欧洲国家的外交官曾对南洋联邦的“经济奇迹”感到吃惊,有些数字足以说明这一点,现在南洋联邦的百万富翁有将近一万人——而五十年代初期只有三千人,而且这个数字现在正以每年五百人的速度在增长。在一九六四年,南洋联邦的国民生产总值略逊于同样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前者为一千亿元,后者为一千二百二十亿元。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