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出访韩国(3 / 4)
少数不服从多数,只知争斗不知妥协,因而只适合威权统治。可是整个国家在美国人占领下,知道又能怎样?
好在这时南北分立,国家的另一半成立了金日成为首的共产党政权。美国人再横,权力也过不去三八线。南北关系越紧张,美国人就越是得倚重韩国政府。在美苏对抗的大背景下,李承晚马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坚决反苏反共,使用种种手腕把美国拉住,帮助他巩固政权,排除异己,建立独裁统治。
面对咄咄逼人的红潮滚滚,美国人也只好对李承晚独裁睁一眼闭一眼。在整个冷战时代,这也是全球独裁者的拿手好戏——“养寇自重”。这些人都看透了美国人——我支持你反共,你就会支持我独裁。
然而,在搞权术方面李承晚是能手,对经济建设他却是白痴。在整个李承晚统治期间,韩国经济停滞不前,仅靠美援度日。因此,经济秩序混乱,物价飞涨,农村破产,使大批农村青年流入城市,壮大了已经庞大的失业大军。他们要工作,要吃饭,社会问题成堆,人民群众对李承晚普遍感到不满和厌恶。
李承晚之所以下台,腐败也是其中一个因素。权力失去制约,美国的大笔援助落入各级贪官污吏的私人腰包。官商勾结盛行,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家罢市,人民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文官和党人软弱无力,各派势力你争我夺,政坛难以稳定,少壮派军人朴正熙以不到四千人的兵力,干净利落地发动政变,开启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军政府时代。
朴正熙之所以能迅速稳定住韩国局势,主要原因一是战后韩国政府大量裁军,中下层军官人心惶惶,急盼有人替他们做主;二是示威学生自恃有功,不满文官和党人“窃取革命果实”;三是朴正熙个人在军中属非主流派系,不满高层腐败,早就声言“政变净军”,团结了一大批少壮军人。
存在便有道理,任何事情的产生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在很多偶然背后也包含着一定的必然性。黄历虽然佩服的人不多,但也很少轻视与他打交道的人物。朴正熙能领导韩国在经济上崛起,创造“汉江奇迹”,当然不会是个无能的家伙。
当然,此时的朴正熙刚刚上台,脚跟未稳,对黄历那是相当的恭敬,欢迎仪式异常的隆重。而令黄历感到得意的是在仁川港竟然立起了一座他的全身雕像,以纪念他指挥的仁川登陆挽救了韩国的命运。
朴正熙对黄历的访问是极尽热情的招待,真应了那句老话: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当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