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平等竞选的精髓(3 / 6)
业的好处、个人的责任感、顽固的反共精神以及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繁荣与和平。
肯尼迪的有利条件是有组织的劳工的支持,他父亲的巨大财富,他的普利策奖,对他友好的报界,他个人的魅力——当时记者们已开始称之为肯尼迪“风格”,以及他身为多数党成员的身份。他大肆宣扬的主题则是:美国的威望正江河日下,美国人必须努力争先。
起初,根据盖洛普的调查,尼克松以百分之四十九比百分之四十六领先于肯尼迪,但也许是运气作弄,也许是老天眷顾肯尼迪。尼克松南部之行的第三天,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斯博罗,被汽车车门撞伤右膝盖。伤处一时不愈,经沃尔特·里德医院检查,发现伤口已受到溶血性葡萄球霉茵感染。他必须留住沃尔特·里德医院两个星期,接受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否则就会破坏膝关节软骨。
于是,尼克松只能仰卧在床,一条腿牵引着,为平白失去的时间懊丧不己。恢复活动后,他又在圣路易斯得了感冒,嗓子嘶哑了。真是祸不单行,这时又发生了宗教问题。
尼克松曾一再指示他的工作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与任何人讨论肯尼迪的宗教问题。不幸的是,他却未能制止住他自己的一个朋友,全国最著名的新教牧师诺曼·文森特·皮尔博士。
皮尔博士带领着一群牧师,发表了一篇声明,表示怀疑一位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总统,能否摆脱罗马教廷的影响。这时,肯尼迪抓住时机来对付这个他知道迟早必须正视的虽微妙的问题,大休斯敦传教士协会恰好己邀请他到休斯敦的赖斯旅馆讲讲他的信仰问题,他接受了这个邀请。在那里他庄严、明确地宣称,他坚信政教完全分离的原则,并说如果他发现自己不能解决良心和职务之间的矛盾,他就辞职。牧师们对此报以举声。
两个星期之后,盖洛普宣称双方选民的人数又趋于接近。尼克松是四十七,肯尼迪四十六,尚有百分之七未定。
最后的决战是在通过全国电视网广播的面对面辩论展开的,尼克松本人原是辩论能手,他在电视中看到肯尼迪接受提名的演说时,不知道肯尼迪当时劳累不堪,竟以为他的对手讲话太快,声音太高,讲的内容太复杂,一般美国人不能理解,这也正是尼克松所以接受进行辩论的挑战的原因。两人都为这次辩论全力以赴地做准备,仿佛要去参加律师资格考试一般,就说话技巧和思想内容来说,双方打了一个平手,而这本身就是肯尼迪的胜利。
因为直到举行辩论的那个晚上为止,两人中,尼克松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