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访苏(三)(3 / 4)
慕又嫉妒,觉得有必要向南洋联邦学习,学习其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经验,而暂时放弃他所想象的,要经过实践才能证明是否正确的改革政策。
而在国际上,“冷战”开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对峙和斗争的主要场所是在中欧和远东地区,也就是说阵势始终摆在苏联的大门口。对此,苏联人,特别是赫鲁晓夫一直是愤愤不平的,决心寻找机会改变这种局面。
但有了同美国争霸的欲望,却缺乏争霸的实力,因而赫鲁晓夫决定采取迂回战术,打缓和紧张的牌,在不触及美国重大利益的前提下,插足到不属于西方势力范围的新独立国家,进行和平渗透。并且,趁此缓和的时间,大力发展,以便早日使苏联真正具备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和资格。
或许黄总统说得对,想借鲍尔斯一事左右美国总统的选举是过于理想化了。赫鲁晓夫从国内改革想到国际冲突,再想到美国大选,头脑渐渐冷静下来。
说实话,想在美国大选中打击尼克松捞取政治资本的想法,更多的还是赫鲁晓夫对尼克松的恶感。如果真从国家利益上考虑,谁当美国总统也不会把苏联当作朋友,这是肯定的事实;同样,谁当美国总统也不会令美苏关系继续恶化,因为现在两国关系已经到了那种“再坏能坏到哪去”的地步。
释放鲍尔斯,首先是给了中间人黄历一个面子,在会谈中能得到一些西方的高级精密的机器,甚至还可以提一些利益要求;其次,佐鲁道夫体面地、象英雄似的回到苏联,无疑将是自己外交成功的一个典范,对冲淡改革不利给自己造成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最后,可以间接修复在巴黎高级会谈中与艾森豪威尔形成的个人关系上的障碍,艾森豪威尔的总统职位要到明年十月份才会卸任,在这多半年的时间里,应该还能捞到更多的利益。
赫鲁晓夫想通了,他马上召来葛罗米柯夫又商议了一番,终于决定了明日会谈所要提出的条件。既然黄历把鲍尔斯的事情掺杂到会谈里想要进行一揽子解决,那就狮子大开口,多要些好处才是。
……
在晚宴上,赫鲁晓夫便将同意用鲍尔斯交换佐鲁道夫的决定告诉了黄历,这使得酒宴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准备这次宴会,黄历也是早有预谋的,不仅带来了几位名厨,连食材都随船运来。琳琅满目、香气扑鼻的中式菜肴使前来赴宴的苏联人差点连舌头都吃进肚子里,高度白酒更是让这些家伙垂涎欲滴,开怀畅饮。
礼多人不怪,黄历在国内是禁止送礼的,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