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访苏(一)(1 / 5)
对于黄历来说,美国总统是尼克松,或者是肯尼迪,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如果能从中获取利益,他倒也愿意帮助尼克松一把。
“被击落的不仅仅是一架飞机,而是美国的尊严。”艾森豪威尔在访问南洋联邦时,曾向黄历沉痛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显然,U-2间谍飞机被击落,谎言又被揭穿,使艾森豪威尔备感失落,使美国民众的信心大受打击。而如果能救回被俘的飞行员鲍尔斯,使这场丢脸的事件有一个较好的结局,美国人是很欢迎的。
而黄历恰在此时向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建议,美国可以用抓获的苏联间谍交换鲍尔斯,他愿意作为一个中间人在美苏之间进行外交努力。当然,他是有条件的。他希望美国能在奥运会开幕前为南洋联邦发射一颗通讯卫星,并允许南洋联邦的科学家参与研制和发射的全过和,以便使南洋联邦成为第一个能向全世界进行奥运会电视转播的国家。
想法很好,要求似乎有些过分,但似乎值得考虑。艾森豪威尔没有回绝,也没有马上答应,他要仔细考虑。对黄历来说,没有回绝便是有希望。时间不长,他便看到机会来了。苏联KGB特工佐鲁道夫·阿贝尔被美国情报局抓获,黄历立刻向艾森豪威尔建议,用佐鲁道夫交换鲍尔斯的想法。
可以说,对于促成此事,尼克松比艾森豪威尔更热心,他要向公众证明,在副总统任内,他并不象别人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而且,他还一直宣称:美国决不能让人利用白宫“作为一个训练基地来学当总统,而以牺牲美国利益为代价”做交换。这个时候,正是要把政治经验丰富这项荣誉抢到手里的好机会。
南洋联邦的导弹研制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还只局限在短程的战术导弹范围内,在中、远程导弹的研发方面,还远远处在美苏之后。而黄历避开导弹这个敏感技术,想借鉴并学习美国研制卫星和航天技术而来的相关技术。这是一个小花招,在火箭和导弹方面,从科学技术上来说是相通的领域。
当然,如果能使鲍尔斯获释,南洋联邦获得的利益将不止于此。无论是尼克松掌权,还是肯尼迪上台,对一位能在美苏两国之间进行斡旋的中间人,都能感到他存在的必要。
而黄历带着女儿访苏,也并不只是满足女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是力图制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苏联方面更增好感。
飞机在莫斯科机场缓缓降落,天空中飘起了轻柔的雪花,黄历走出机舱,向下面欢迎的人群招手示意,然后步下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