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一个人的抗日Ⅱ > 第226章 解冻的迹象

第226章 解冻的迹象(2 / 3)

特别国务卿克里斯李·赫脱己在执掌国务院工作。他最优先处理的是关于柏林问题的令人厌烦的一连串危机的最新发展。

对于赫鲁晓夫发出的最后通牒,艾森豪威尔采取了不同的方针。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宣读了一个谨慎的声明,宣称如果在柏林发生开火事件,那就会是“要阻止我们履行义务。我们不是说我们要用武力打进柏林。我们说我们只是将继续履行我们对那里人民承担的责任。因此,如果我们受到阻挠,那必定是别人在使用武力。”

杜勒斯一进坟墓,事态就以简直有些过份急促的势头发展开来。几周后,苏联副总理弗罗尔·科兹洛夫率领一个俄国官方代表团到纽约为苏联科学、技术和文化展览会揭幕。六月,艾森豪威尔亲自函邀赫鲁晓夫来美国访问;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索科尔尼基公园为美国国家展览会揭幕,以此作为艾森豪威尔所说的对苏联官员访问纽约的“回拜”。

而就在美国国家展览会上,尼克松和赫鲁晓夫进行了一次奇特的交锋,象是两个好斗的人之间的争吵而不象辩论,双方都力图给观众以比对方更为平和的印象。两个人都有自己造成的不利条件,美国副总统在辩论上得分多一些,但是赫鲁晓夫却显得热情奔放、直截了当,而且也许显得更适合他所承担的角色。尼克松显出是一个喜欢谈思想酌人,赫鲁晓夫则象是热爱自己的人民,愿意竭尽全力维护他们的人。

好象是为了证实这一点,他宽容了尼克杜的傲慢无礼(他显然是这样认为的),而且接受了艾森豪威尔对他访美的邀请。他以他那假装坦率的态度说道:“我准备把我衣服口袋都翻转过来,让大家看看我是无害于人的。在古时候,人们进屋谈判和平时,总把他们的武器留在门厅里。我们现在也应该这样做,不应该磨刀霍霍。”就这样,他悄悄撤销了关于柏林问题的最后通牒。

相比于美苏关系缓和关系的一系列举措,南洋联邦在享受着战后的经济繁荣时,外交政策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快速发展。六月十日,巴基斯坦被接纳为亚共体的成员国;六月十五日,与苏联进行首轮建交谈判;六月十八日,接纳沙特阿拉伯为亚共体成员国;六月二十日,南洋联邦宣布承认新中国。

“在迫于中国的壮大而不得不承认它之前就承认中国,才是明智之举。”黄历对此向美国政府做出了说明,“我们不能无视一个世界上缰土广阔、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事实上的存在,从地区安全上考虑,与中国达成谅解,对我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以其拥有的资源和人口优势,无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