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出访越南王国(3 / 4)
并连夜与潘光诞和他的高级幕僚进行了会谈。
“政治顾问先行撤离,经济顾问团也脱离贵国政府,成立一个非官方性质的合作机构。”黄历首先便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军事顾问将逐渐从军队中退出,而是集中在贵国所办的军校里,由军校培养出的贵国的新型军官掌控部队。这样将从很大程度上杜绝北越舆论攻击的借口,至于美国方面,他们已经原则上同意。”
“这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潘光诞对此表示犹豫,“解放阵线还有残余分子存在,他们很可能转移到城市开展恐怖活动,我们对此很忧虑。”
黄历沉吟着点了点头,这个情报他是知道的,解放阵线实施的这个策略也并不新鲜,他们想杂迹于平民之中,以平民作为防弹墙,形成另外一种人民战争的模式。他们期望在城市中展开恐怖袭击,然后混杂到平民当中去,利用警察无法伤害所有平民的心理而逃之夭夭。倘若警察因为搜捕凶手而抓了人,越共就会利用这件事来歪曲宣传,说警察如何残暴,连平民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于是,政府和平民之间的相互怀疑会越来越严重,从而达到孤立政府的目的。
“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越共在借鉴中国的战争经验,我们也可以借鉴中国稳定国内局势的措施。”黄历胸有成竹地说道:“这样的措施可以简略成几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再加上一句独创的‘重赏之下必有告密者’,哪怕是假的,也要造出几个因为举报而得到重奖的人物,这将起到很好的感染和激励作用。”
潘光诞陷入了沉思,虽然不是特别理解,但他对黄历这种兼收并蓄,善于总结和利用别人的方法的优点却是十分钦佩。
“具体的举措会有详细的说明的阐述。”黄历继续说道:“最重要的是宣传和舆论攻势,不但不能停,而且要加强。另外,便是利用强有力的军队封锁住与老挝接壤的边境,堵住北方渗透的渠道。这样,南方阵线的残余分子或许能制造些事端,但却掀不起大浪,覆灭是早晚的事情。”
潘光诞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试探性地说道:“如果贵国与红色中国的大使级会谈能够取得进展,我想对于稳定越南的局势将大有益处。失去了苏联和红色中国的支持,北越政府将不敢铤而走险地发动战争。”
“这种想法当然是好的,我也希望能取得成果。”黄历很谨慎地说道:“但是北越那些固执、偏激的领导人的想法不可预测,我们要作最坏的打算。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