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南越的变化(2 / 4)
员干部由于其家庭背景和对运动的抵制也成为牺牲品。
越北农村的这场恐怖延续了很长时间,平均每个村都有人死亡。北越共产党取得对农村基层的控制权后,又收集了那些抵制运动、参加运动不力或企图保护自己在农村的亲戚的党员干部名单,然后把他们全部送进“再教育营”。这场“反逃税”运动所造成的后果是,在北越农村造成了恐怖气氛和对党的绝对服从,为以后“土改”的全面展开铺平了道路。
北越的“土改”从1954年通过“土地改革法”开始,在这场“土改”中,大量中农和富农被划为“地主”而受到打击,甚至被送上“人民法庭”乃至枪决。同时,越共还对“土改”对象的家属实行“社会隔离”政策,不允许这些家属与外界有任何联系,导致大批妇女儿童在家中饿死。这实际上是党的“消灭地富”政策的组成部分。在党内,很多反对这种“土改”政策的原“老区”党员干部受到积极贯彻新政策的外来干部的打击、惩处甚至杀害。
情报、照片、统计数据,甚至包括证人证物都在秘密搜集当中,南越、南洋联邦和美国的联合情报机构正在组织行动,劝诱并协助那些对北越土改政策极端不满以及遭受到迫害的北越农民和干部潜逃南方。
为了更直观、有效地进行宣传战,美国出钱出物资,南洋联邦出人,扩大了南越的广播电台,并且在村镇城市建立广播网,通过大喇叭让南越民众能够享用不花钱的收音机。
尽管针对北越的行动一直没有终止,但南越政府却一直保持低调,对外宣传的口径是“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革命,和平统一”。但就在这种相对软弱的态度的掩护下,稳固了政权的潘光诞在南洋联邦和美国的支持下,开始对南越军队系统下手了。
同样禀承于用最小的动乱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路,一九五六年三月,西贡的越南军事学院正式开张了,夺取军权,消除派系,进行整编的大戏拉开了帷幕。
为了保证在南越统一军令,整编军队行动的顺利实施,南洋联邦和美国不惜以破坏日内瓦规定为代价。两国出动了联合舰队,包括美国第七舰队的一艘航母,南洋联邦的两艘直升机航母,停靠于西贡港口,对南越军队中可能的异动进行监视和威慑。
将校进修班一共开展了三期,每期时间为半个月,军校的教官全部由南洋联邦和美国派遣。其实所谓进修,不过是将这些南越将领调离军队,暂时脱离军权。而经过观察和考核,确有能力者将被留用,但却是重新分配,不再会回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