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印支行动(2 / 4)
示东京地区的人们在十月初越盟接管河内地区时应该如何行事、谈到的项目包括财产、货币改革和接管后给予工人三天假期等等。传单散发后的第二天,到难民登记处要求离开的人增加了两倍(多数是原准备留下的法侨和华侨商人),两天以后,越盟货币(盾)下跌了一半。
而越盟通过广播斥责这些传单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些传单看上去非常逼真,甚至绝大多数一般越盟成员也认为广播中的斥责肯定是法国人耍弄的诡计。
而中情局以兰斯代尔为领导的“平”小组则搞出了一张以越盟抵抗委员会为名的传单。除了谈别的事情以外,这份传单还要求乘波兰和俄国轮船北上的南方越盟人员躲到押板底下以免遭到空袭和潜艇的攻击,传单还要他们准备御寒衣服——御寒衣服这项是为了配合一个口头的谣言,说越盟人员是被送到中国去当修筑铁路的劳工。并且,经过改造的谣言又加入了对女越盟人员的恐吓,说根据与中国达成的一项秘密援助协议,越盟要挑选三十万十五岁至二十五岁之间年轻标致的女人分批送中国,而中国则派遣二十五万军队帮助越盟对越南北方进行军事占领。
日内瓦协议规定,在五四年十月之前,南北方之间保持行动自由。南洋联邦和美国人趁此机会共同发起这样一场宣传战,以鼓励尽可能多的难民迁往南方。这一努力有双重的目的:增加南方的总人口数,以便赢得日后有可能的统一重新选举;另外,可以借着难民潮的涌动,便于潜入进来的人员更容易获得身份,或者借机潜入到北越。
截止到十月封锁边境,大约有一百万北越人涌入南方,有八万多南越人进入北方,几乎都是抗法时的游击队的干部。当然,许多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也隐伏下来。
五四年八月,作为南越代表团团长的潘光诞回国,旋即接受了保大帝的任命,以首相身份组阁。此时,看准风向,表示支持潘光诞的南越军方人士越来越多。其中被任命为国防部长的杨文明将军为南洋联邦发展器重的人物,而陆军司令阮文馨将军则是兰斯代尔上校在菲律宾结识的好友,算是美国中意的人物吧而海军司令和空军司令则又是南洋联邦和美国各自选定的人物,南洋联邦和美国在合作中也有自己的倾向,由此可见一斑。
在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对法国的软弱态度便十分不满,现在,因为法国在越南有经济利益而转向支持胡志明,并且判定在未来的选举中,胡志明会统一全越南,态度变化得便更加明显,多次劝阻美国不要插足越南,甚至试图支持南方反对现政府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