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忽悠的准备(2 / 4)
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当地的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
由此,吴国和楚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打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大夫夏啮,又接着攻打郢都,俘虏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国。
看,从做游戏踩伤脚这样一个小小的事情,一直到两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直到吴军攻入郢都,中间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无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这种现象,便被称之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国佬没那么悠久的历史,也没这么精辟入理的事例。大概他们只会用哲学上的“秃头论证”来说明,就是说头上掉一根头发,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担心;还掉一根,仍旧不必忧虑……长此以往,一根根头发掉下去,最后秃头出现了。
越南是个小国,但在美国人眼中,却可能是第一块倒下的骨牌,之后将有更多的骨牌倒下,而最后一块的命运将确定无疑——肯定也会很快倒下来。而这就是全面瓦解的开始,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然而,此时的法国已经意识到自己无法征服印度支那,但美国却极力为法国打气,让其继续打下去,并表示要全力支持法国在印支的军事行动。美国人还对痴人说梦般的“纳瓦尔计划”极感兴趣,决心向这一计划“投资”直至取得成功。到1954年,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战争费用有四分之三由美国承担,法国自己只承担四分之一。不过,美国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到了关键时候,美国并不愿意为法国人火中取栗,除非法军交出战争指挥权。当然,高傲的法国人立即拒绝了美国人的条件,他们也就只好独自面对奠边府失败的厄运了。
其实,早在五二年年底,中情局的“平”小组和南洋联邦的情报机构经过共同研究和分析,已经得出了较为明确的结论,并送交到华盛顿,报告中称:“象法国这样继续实行顽固的殖民统治,是不可能打赢这场正在发展起来的人民战争。只有越南人自己才会在这场战争中获胜。”
但这份报告显然不会让法国人看到,美国继续鼓励法国人战斗下去,并给予他们很大的希望。助理国务卿罗伯逊说:“在印度支那,我们相信局势正在扭转。”国防部长威尔逊则断言法国的胜利“是可能的,而且是有希望的”。
法国人拿着美元,信心倍增,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