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大宋之天子门生 > 第三百六十六章 汴京盟约

第三百六十六章 汴京盟约(4 / 5)

吐口,派江逐流过来与萧孝穆谈判交换燕云十六州的具体事宜。

疆土谈判本来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但是江逐流这边占尽了优势,动不动就摆出一副甩袖子怒气冲冲走人的姿态,萧孝穆只能受尽百般委屈,在江逐流的压迫下一让再让。最后宋辽两国的条件终于趋于一致,达成了条约,辽国把幽、蓟、瀛、莫、涿、檀等燕云十六州全部割让给大宋,而大宋则拿出兴州、定州、怀州、白马强镇军司、黑山威福军司、右厢朝顺军司和黑水镇燕军司这些党项人的属地划给契丹。

从面积上来说,大宋拿出的土地是燕云十六州的七八倍,但是这些土地都是江逐流经过精心计算的,都是长城要塞之外的土地,多数都是草原和沙漠。而党项人那些在长城之内的富庶之地比如夏州、银州、盐州、龙州、灵州、甘州、凉州、瓜州等地仍在大宋的控制之下。这样大宋就把中原到西域的交通要塞牢牢的控制在手中,而且还有大片的草原可以用力放牧战马,可以说李德明控制下的西平王府辖地的精华都被江逐流为大宋保留下来了。而且大宋还如愿获得了燕云十六州,让整个长城要塞连为一体,把契丹人牢牢地挡在了关外!

由于条约是在大宋国都汴京签订的,所以后世史官将这个条约称为汴京之约,并认为汴京之约是宋辽两国战略力量对比的转折点,并感叹说:“宋之所兴,辽之所衰,在此一约!”

条约签订之后,大宋朝廷上下并没有表现出欢天喜地的场面,而是很多大臣纷纷上书谴责江逐流卖国求荣。

最先上书的是范仲淹,当然这是江逐流和皇帝赵祯、刘太后事先安排好的戏码,因为现在仅仅是签下了条约,并没有真正把土地交换过来,所以一定要做足戏份给契丹人看,让他们觉得签订了这个条约是契丹人赚到了,大宋人亏死了。

范仲淹上书慷慨激昂,在奏折中激烈地谴责了江逐流,认为他是国之佞臣,竟然将契丹龙脉之地割让给契丹,这不是让契丹人如虎添翼吗?如果辽国国势就此强烈,那么罪责全在江逐流一人身上。

接着参政知事王曾也上奏折弹劾江逐流,说江逐流此举有以大宋之土地,资他国之嫌疑。

既然有两个人起头,很多大臣也就纷纷上奏折弹劾江逐流。他们之中有一些不明真相的迂腐官员,认为契丹龙脉如此重要,断不可还给契丹。燕云十六州要不要无所谓,但是契丹龙脉被辽国人拿回去,那么辽国以后“几无可制矣!”

如果说这一部分大臣还是出于堂堂正正的“爱国之心”的话,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