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疯狂计划(一)(2 / 4)
其实江逐流不知道,在北宋时官学系统中已经有小学这个称呼了,当时或叫小学,或叫社学,都是负责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只是官立小学,兴废无常,实际上承担儿童阶段的启蒙教育的组织,主要是当时私人兴办的学塾。
按照江逐流的构想,小学中需要设立的课程包括语文、算术、自然、体育等四门功课。那么现在荥阳县小学成立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教习的问题。江逐流现在手头有几万贯铜钱在手,还怕招不来合适的教习吗?
最好找的就是语文教习,直接聘请那些在私塾内担任塾师的老夫子老秀才即可,所授课程自然和私塾内的课程别无二致,主要进行读书、习字以及作文三方面的教学,只是在课时上会有一些调整。
体育教习也比较容易解决。北宋武学盛行,江逐流直接从武学中聘请一些教习过来教授武术,这样既可以起到体育教育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让一些身体素质好的儿童练得一身好武艺。
算术则稍微麻烦一些。虽然当时能够进行算学启蒙教育的老夫子很多,但是江逐流并不打算在新式小学中推行当时用算筹进行计算的算学启蒙教育。他打算一步到位,直接在小学中向儿童推行用阿拉伯数字和现代数学符号进行的加减乘除的算术教育。所以,江逐流即使招过来教习,还不得不对这些教授算学的老夫子进行再培训。
自然,也就是自然常识,主要是对儿童进行一些科学常识的启迪,这也是新式小学开设的四门功课当中最难聘请教习的一门功课。对于如何招聘这门课程的教习,江逐流心中只有一个模糊的主意,但是究竟可行不可行,只有看看荥阳小学招来学生后,实际讲授一下看看如何。
主意打定后,江逐流就派人四处张贴招聘教习的告示,这告示不仅限于荥阳一地,东到京城汴梁,西到河南府所在洛阳,南至应天府,北至嵩阳县,俱都贴满了荥阳县新式小学招聘教习的告示。
一时间八方雷动,无数得志或者不得志的秀才茂才老夫子俱都往荥阳县城来参加新式小学教习的面试。为什么?因为江逐流出的报酬很高。前面我们也曾提到过,在当时,一个中等县的县丞一个月俸禄不过十贯,江逐流在荥阳县丞任上就是拿这么多俸禄的。
可是江逐流对荥阳县新式小学的教习的开出的价码是多少呢?按照告示上所说,这荥阳县新式小学的教习按照不同的水平可以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其中初级教习每月薪水四贯,并供应麦子两斗;中级教习每月薪水六贯,除了每月可以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