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大便宜(3 / 5)
若有什么事情,有可能让泰顺号捐出三十万贯。可是天地怜见,我泰顺号所有商号本钱拢在一起不过才十万贯,到时候如何去捐这三十万贯?就是泰顺号把所有家底拢共交给官府,那些官吏也不一定满意,他们一定会想办法罗织罪名,以敲诈出泰顺号剩余的‘钱财’。到那个时候,即使江贤侄有心相助,恐怕也是有心无力。以你一己之力,能对抗整个朝廷的官吏吗?”
王魁发此话让江逐流无言以对。因为他明白,王魁发说的的确是事实。在古代中国,讲求的是财不外露,商人们一旦暴露出巨额财富,那下场可想而知。别的不说,明朝天下第一大富豪沈万三就是明显的例子,当他巨额的家产暴露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眼前的时候,朱元璋想尽各种办法把沈万三的家产给籍没充公,沈万三也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伯父,那,贵号能不能把这些货物还给那些小商小贩呢?他们小本经营,也不容易啊。”江逐流又说道。
“呵呵,江贤侄。不是老朽记仇。当初官府查封这些商贩的货物的时候,他们一致把这些货物都推到泰顺号头上,才导致老朽险些丧命、泰顺号险些被籍没充公。现在,老朽从囹圄中脱困了,反而要把这些货物送给他们?”王魁发大摇其头。
缓了一缓,王魁发又说道:“退一步说,即使老夫愿意把这些货物发还给这些小商小贩,可是他们有胆子过来要吗?他们就不怕过来索要货物时,官府制他们一个诬告他人之罪?即使他们不担心官府制罪,可是这些货物被官府归拢在一起,让我们泰顺号如何去分辨谁是谁的货物呢?我们泰顺号又凭什么却断定某个商贩的货物的多少呢?这样下来,不说泰顺号在这上面会耗费多少人力,耗费多少时间,就单单这些货物的发还分配,说不定会惹起无数起的官司。到时候即使江贤侄肯再次出手襄助老朽,可是泰顺号还做不做生意?难道老朽要把时间都耗费在这一桩一桩的官司上吗?”
王魁发所说句句占理,江逐流只有苦笑以对。老实说,江逐流并不是什么清高的君子,并不是不爱这飞来横财。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江逐流心中有自己的原则。若是这二十万贯钱财是别人送过来的,江逐流可能也就收下了,可是偏偏是王魁发送过来的,这就让江逐流十分为难。
江逐流的信念一向就是:别人施于我的,我必十倍施还于人,无论是恩或者仇。王魁发于江逐流有知遇之恩,是王魁发的慧眼相加,才让江逐流脱离了来到宋朝之后的穷困窘况,所以,对于王魁发的恩情,江逐流心中打算千百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