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血战井陉(2 / 5)
精锐,比起被汉军一口吞吃的夏说的五万代郡军马还是差了一个档次,只因陈余偏私,将好东东都拨给了自己的嫡系。若是韩淮楚不资兵援助那屡战屡败的刘邦,凭原先的实力在地势开阔的平野硬干一战,说不定也能将赵军击溃。所以赵军能够依恃的,只有井陉之险。
但风云变幻世事难料,韩淮楚五万五千军马调遣到黄河以南,这一次陈余的实力占了绝对的上风,而决战也不在平原打响,而在这看似对汉军不利其实有利的绵蔓水东岸。若是韩淮楚的兵马不去资助那刘邦,陈余一定会堵住山道不让汉军长驱而入。更令韩淮楚挠头的是,那赵军还有一个易守难攻的土门关。也就是说南线汉军的大败,成就了韩淮楚这场奉为战争经典的井陉之战。
闲话扯回。且说赵军此次进攻,陈余派出的是麾下猛将许瘛。
那许瘛果然猛,连甲胄也不披,左手拿着一面厚重铁盾,右手操着一口雪亮朴刀就赤膊上阵。他身后就是一拨赵军盾手,各持一面一米半宽的巨型橹盾,半蹲着身子把那橹盾斜护在头顶,一步步匍匐前进。盾手身后,就是手提强弓劲弩的赵军弩手!
※※※
在这奇怪的战场,汉军同样是玩不得任何花哨。
这河滩上既无礌石又无滚木。就算有,汉军的地势也只略高一点,没有滚木礌石滚下的坡度。而那大阵两侧,是高不可攀的山崖,也不可能采用什么迂回包抄的战术。
背靠着绵蔓水,胜则生,败则死,已经无路可退。只有死战,用生命来拖住赵军的疯狂进攻,才能求得一线胜机。
这一线胜机还要靠那赵军统帅陈余丧失理智,把那驻守在土门关的军马倾巢调拨过来。从目前的迹象看,陈余并没有丧失理智,来的人数只有六万人左右。(号称十万)
如何让那陈余丧失理智?只有用生命用鲜血,用赵军的尸骨纵横来刺激他那神经,让他想胜不得胜,想走又不甘心,最后恼羞成怒,怒火攻心,直到理智丧失把那土门关的军马调出。
随着那赵军盾手弩手的步步推进,处在偃月大阵阵枢对战场形势一目了然的韩淮楚意识到最考验人的时刻已经来临。
“起盾!弩手准备!”见赵军将要进入射程,韩淮楚一声令下,处在那大阵前缘的汉军几乎在同一时刻各自撑起那巨型橹盾,而身后的弩手臂拉腰拽,以全身之力上弦,从橹盾之间那狭小的缝隙开始瞄准,动作极其协调一致。
三百米以内的距离就是汉赵两军劲弩互相对射的距离。这个距离内双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