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恩断义绝(3 / 6)
事。
而楚使走后,赵国使者递来的橄榄枝,听起来就像那么回事。
“大将军有五万雄兵,何须卑躬屈膝向那跨夫投降?将军一时失算被那跨夫偷渡黄河而至魏王遭擒,必为那跨夫不屑一顾。广武君知将军之能,特派某来劝说将军归赵。只要将军能来,让将军坐镇上党封藩称王以阻汉兵。将军听某一言,货卖识家,天下诸侯又岂只一汉王乎?”
能封王当然比封侯好,何况降汉还要在趁自己一时失算奸计得逞的跨夫手下混,简直是自取屈辱。那柏直心里一合计,当即拍板:降赵不降魏。
于是柏直尽起石门山军马,向西投上党而来。
他柏直想去赵国为王,诸将中多想的是投降汉军。虽心不情愿,却被那柏直挟持,也只有跟从。一路上士兵纷纷逃亡,半日之间竟走散了二成。
※※※
去到那沁水,遥见对岸旌旗招展,早已在岸边立下阵势,铺天盖地竟有数万之众,插的尽是那汉军红旗。
柏直满腹狐疑,“这里哪来这多汉军?”
只听那对岸一将立于马上,放声高呼:“柏直既已允降汉,为何背信而投赵国?无信之徒休走!”说话之人,正是那汉国浩然君利苍。
原来那魏将孙遫接到魏豹书信,他脑筋没那么复杂,当即便答允降汉。于是竖起白旗,向利苍父子所率汉军投降。
那利苍便引一万四千汉军从河内挺进河东,与孙遫合兵一处,军威大振。
却接到大将军书信,云柏直欲西去降赵,令利苍引兵阻拦。军情火急,利苍父子不敢怠慢,急忙北上沁水设阻,堪堪在这时赶到。
那魏军又无舟楫如何渡河?只听身后烟尘滚滚,却是汉国大将军韩淮楚领大军追来。
一时魏军大哗,众将皆埋怨柏直道:“降汉也是降,降赵也是降,大将军为一己私欲失信于天下,却苦了吾等。如今前有阻截后有追兵,如何是好?”也不待柏直下令,争先自领本部人马投身后汉军而来。
那柏直想要禁止,如何禁止得住,只好引亲信五千余人沿沁水而走,绕了一个大弯,终于来到他心目中的革命圣地——上党。
五万人变得只剩五千人,那柏直本是无用之徒还有什么价值?被那赵国右丞相李左车三言两语打发他去雁门戍守长城防备匈奴去了。
※※※
至此,魏国五十二县皆被汉军平定。关东境内,河南河内河东颍川四郡连成一片。河东粮秣,除留下已用之外,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