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不速而来(2 / 5)
这家主按耐不住寂寞欲火勃发,那就野心得逞,一步登天了。
以韩淮楚的眼光,自不会从当时的奴隶市场买些歪瓜裂枣来充斥门面。他这是大将军府,使唤的丫头至少要年轻且面容绢好,体态窈窕,心灵手巧,性格温顺。
这样条件优秀的美眉只做些使唤丫头?就是娶来作媳妇一般人还想不来呢。
没办法,当时的那些达官贵人,王公富贾,哪家哪户不是如此?一来可以养眼,每日看着美眉心情舒畅。二来嘛,保不定哪天可以偷偷腥。
韩淮楚当然不会那么去想。他的心中已被那远在万里之外的旷世佳人装满,还不会将这些用来充门面的女婢放在眼里。
韩淮楚便眼睛一闭,惬意地躺在藤椅上,由那些美眉把自己弄来弄去。
耳边只听孙进手一拍,道声:“传膳!”
“这是什么?”韩淮楚望着那端上来的几道菜肴,目瞪口呆。
桂花莲藕、千张筒骨汤、金针鱼翅、酒焖黄鸡,四样小菜色香味俱全。这可是地地道道的江淮菜肴。
那时普通百姓想吃点荤的都是奢侈。“肉食者”皆是王公富亨士大夫之流。对于一国大将军韩淮楚来说,这点东东算不得什么。
但是有一样小菜就是在当时也尚未创世,那便是金针鱼翅。做法极其讲究,便是金针菜水发后,用梳子将花瓣梳成细丝,拖蛋清糊,入热油锅内炸至鱼翅状,镶入香菇,排入盘内……韩淮楚初入秦朝,在淮阴城呆过一阵,并未听说有这道“金针鱼翅”。这只有在后世的餐馆才能见到的东东,怎会在二千年前的楚汉年代冒了出来?
“这些菜是何人所烹?”韩淮楚不由问道。
那孙进笑答道:“这是新来的厨子‘讨债儿’做的。老爷且尝一尝,看看这些菜味道如何?”
“讨债儿?这名字怎如此古怪?我这府中又何时来了一位新厨子?”韩淮楚问道。
“哦,那是在十日之前,小人自作主张买下的一位厨子。当时见他在门外席地乞讨,欲卖身葬父,好生可怜。听他淮阴口音与老爷是同乡,又花不了多少银钱,这便将他买了进来。他云生下来时父母便给他取了这个古怪名字。问他有何擅长之能,他说烹饪比较拿手,这便安排他作了府中的厨子。”孙进慢条细理答道。
“原来这厨子来自我家乡淮阴。可他们哪里知道小生真正的家乡又在何处?”
论起来,韩淮楚真正的家乡是在离淮阴极远的长沙,湘江橘子洲头。惯吃辣菜的韩淮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