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琴音引君(2 / 6)
汉军领军者依然是先锋大将曹参,所带人马只有三万。
而韩军主将乃是韩国上将军朱进,所带军马与汉军相当,也在二三万之众。
这朱进浓须深目,身长九尺,武艺精通外形极为粗犷。他却并不是那种只知恃勇斗狠之徒,相反,却是智勇双全的良将。
曾在那风起云涌的反秦浪潮中,朱进本为大秦军人一县县尉,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郑昌起兵反秦,手底兵将不多,一直没有被实力强劲的秦军和几个大的诸侯灭掉,靠的便是这位朱进。自投靠项羽之后,郑昌一直没有大的发展空间。
这一次汉王刘邦吞并关中,突然天上掉下馅饼,郑昌被项羽封为韩王,领颍川之地。郑昌对这次当上诸侯王,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割据称王扬眉吐气,忧的是汉军势大,而韩地人丁稀少,征募不到多少兵将,也不知能不能封堵住那有“吞天之志”的刘邦。
说起来韩地之所以人丁稀少,一来战火连连,二来也因韩淮楚昔日扶立韩成时放水决堤,水淹秦军大营。不仅秦军布在阳翟的三座大营冲垮,韩地百姓也不知有多少罹难。
郑昌来到韩地,所带军马只有麾下旧部二万。后来四处征兵,终于勉强拉扯出五万人马。凭五万之数,如何能与兵多将广的汉军交锋?郑昌深为忧虑。
被当上上将军的朱进劝慰道:“主公毋忧,颍川有荥阳之固,南山之险。为臣领军去往荥阳阻挡汉军南下。若不能守,则退军南山,依仗地利据险坚守,定不叫汉军越雷池一步。”
于是朱进带走了四万军马前往荥阳以拒汉军,这几乎是倾国兵力。
那朱进听说汉军真的南下,留下部分军马守城,自领余者前来试探汉军虚实。心中打的主意是能胜则挫敌锐气,不胜则退归荥阳坚守。
※※※
战场之中,只听双边战鼓雷雷,韩汉两军正在为己方主将助威。而汉将曹参正在垓中与朱进错马厮杀。
曹参舞动的仍然是一杆大刀,而朱进使的兵器却还是老掉牙的长矛。
战及十合,便分出高下。朱进弓马娴熟,到底是职业军人出身,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一看便是受过名师指点。而那半瓢水曹参,原本只是沛县一位刽子手,武艺并不精湛,与朱进交手,被杀得手忙脚乱,狼狈不堪。
韩军见状,士气大涨,将战鼓擂得咚咚响,高声呼喊为主将喝彩。
眼见曹参便要落败,陡听一声炮响,汉军阵势向两边排开,方阵变成雁行阵,阵中又杀出一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