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连环重击(3 / 6)
频阳城下,面对汉军的顽强防守,翟兵是死伤累累,却又毫无办法。
一路辗转行军,又恐本国有失走得急,翟兵的辎重早就丢弃大半。而灌婴精心准备,汉军早在垛口布下层层防守。以五万雍军,要想敲开频阳城的大门,难如登天。
攻城战最消耗兵力,几轮急攻之下,在汉军的利箭下,频阳城下已倒下了五千具翟兵的尸体。而躲在垛口后的汉军,除被流失所中,死伤寥寥。
夕阳西下,天空与地下是一片红,天空红的是晚霞,地下红的是翟兵流下的殷红的鲜血。
翟将胡东的脸上已明显露出了焦虑。照这么个消耗法,不待城池攻破,那胡东的老本早就拼完了。
突有一小兵仓惶来报:“将军,大事不好!我军营寨已被汉军周勃所劫,粮草全部被夺,弟兄们死伤惨重!”
“周勃怎会出现在这里!”胡东闻言悚然一惊。
“失了营寨,大军到哪里宿去?没有粮草,大军喝西北风去?频阳是休想拿下,难道要我数万大军露宿于这冰天雪地?”
更可怕的是城中的灌婴部随时可以杀将出来,与周勃来个里应外合。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地处平原兵陷险地,这里绝不是能呆的地方。就算汉军不来交战,士卒们又冻又饿,恐怕一天也支持不下去。
那胡东反应倒快,急忙传令鸣金收兵,大军向东南疾走,准备渡过那郑国渠退入栎阳投司马欣。
既然汉军一时看不出有突袭上郡的打算,胡东的想法是先站稳脚跟,保存住实力再说。若是汉军有所异动,再从栎阳出击,在自家国土内与汉军决一死战不迟。
※※※
场景转换。
那一条灌溉了四万公顷良田,“富民强国,建万世之功”,为关中儿女带来无限福泽的郑国渠,坐落在咸阳以北,连接着泾河和洛水两条大河。
关中大地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九曲泾河弯,冲出龙口入泾渠,灌溉良田难计数,郑国仪址恩不忘。
而今那原本过往通畅的郑国渠,却写了两字:此路不通。
原来汉军大将曹参早已令人潜来,所有横跨渠面的桥梁都被汉军拆毁,所有岸边的船只都被汉军锥沉。那翟军要想过渠,只能砍伐岸边树木扎筏。
但四万余翟军扎筏济渡,那要渡到什么时候?恐怕是十天半个月都渡不完。
翟军刚刚大军开拔,便有探子将郑国渠的情况报来。胡东闻言又是一惊,“看来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