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同门论智(4 / 5)
取邯郸不下,愧对大王,今去也。”话毕,转身向帐外行去。
那臧荼却也不拦,还讥讽道:“如此浪得虚名之辈,留之何益。”众将以鄙夷的目光望着蒯通,一路嗤声不断。
蒯通踉踉跄跄走出大帐,迈出燕营,消失在视野之中。
从此蒯通在长达五年的风云起伏,波澜壮阔的楚汉风云中,再也没有冒过泡。直到韩淮楚领军攻打赵国,齐国时,才再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
燕军营中一片沮丧,而赵都邯郸,却兴高采烈一片欢腾。
一队全身卸甲的赵国兵将,人数足有五千,正从南门鱼贯纵马驰入邯郸。虽风尘仆仆,却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
原来陈余并未接到那军侯曹猛的报讯。他自个听说燕军犯境,图谋赵国都城,便带了轻骑前来救援。为了这赵国上郡不为他国得去,这批轻骑已赶路赶了两日一夜。为了加快速度,大将军陈余下令全体卸甲,抛去身上所有累赘之物。
是啊,那邯郸乃赵国之都,府库内各项兵器,战甲应有尽有。只要及时赶到,还怕没有这些物事么?
邯郸百姓,列成两行,箪食壶浆,夹道欢迎自己子弟兵的到来。
一杆大旗上,绣了“大将军陈”四个大字。一个彪形大汉,手提齐眉棍,跨着白龙马,行在队列之前。
韩淮楚迎面走了上去,拱手道:“陈师兄,自万载谷一别,别来无恙。”
那陈余一见韩淮楚,从马上跳了下来,欣喜道:“是韩师弟么?你怎会在这里?”
韩淮楚身旁那老态龙钟的太史冯简道:“若不是韩将军,这邯郸城险些不保。”陈余奇道:“这是什么回事?”便有邯郸城一帮文武大臣道:“韩将军施展空城之计,吓退了燕国四万大军。”
陈余纳闷道:“什么是空城之计,我怎从未听说?”韩淮楚微微一笑,说道:“此事说来话长。且请移驾郡守府,吾已备下酒菜,为师兄洗尘。待到席间,再与师兄细细述说。”
※※※
郡守府内,宴排两行。墨家钜子,军中骁将与朝中大臣均列席间,济济一堂。
陈余饶有兴趣地听完墨家钜子虞芷雅绘声绘色的讲述,抚掌大笑:“韩师弟,你这空城计是怎么想出来的,竟让我们二师兄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
韩淮楚哪里能说自己是从《三国演义》翻版的,遂支吾道:“吾见此城兵微将寡,难以保全,情急之下,临时想出这个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