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纵横捭阖之才(1 / 4)
“小七!”于远骥大惊失色。
“小七,你好大胆!两军阵前凭了三寸不烂之舌当说客,想劝我撤兵?你就不怕我抓你绑了去见你大哥,看你还嚣张几时?”于远骥在屋里踱步看了气定神闲的杨焕雄。
“呵呵,于哥不会,小七吃不定于哥这点,就不敢过来。于哥说错了,小七不是劝于哥罢兵,是劝于哥弃兵,弃兵而去。”
于远骥震怒的将手枪拍在桌上,面沉如铁,犀利的目光直逼杨焕雄。
“你是劝我一枪不发就逃走?杨小七你也过于自负了吧?你小七是有些小才,又在国外镀了层金,难不成就真以为自己成了真佛,是人就要向你顶礼膜拜不成?”
“小七不敢。”杨焕雄背了手,悠然的摇头淡笑:“于哥,小七此来,没带一枪一械,于哥绑小七回去,小七从命。只是不知道于哥是不想听小七讲下去,还是没胆量往下听?”
于远骥不做声,坐了下来。
“于哥熟读兵法,这兵法大计,无非是‘道、天、地、将、法’,缺其一难以成事。怕于哥比小七更明白。”
“如果你冒险前来就是为了跟于某谈《孙子兵法》,你还是省省,留了回龙城去跟你大哥谈去!”
“于哥,于哥自己并不想打此仗,这仗是打给秦总理看的,明知不能打,却不得不打。为什么会出兵?还不是因为秦总理一怒之下义气用事,首先通电兴兵讨伐荀世禹,才给了直隶派以借口出兵。如今天下,百姓饱经战乱之苦,厌恶战争,谁挑起战争,首先失去了民心。秦大哥的这第一步棋就是个败子,‘道’以尽失,于哥以为呢?”
于远骥不语,小七点到了他的痛处,这就是他为什么宁可拼去自己的人头,也要制止大哥出兵打荀世禹的初衷。秦大哥这一发难,虽然是荀世禹奸计在先,但已经将秦大哥推到了穷兵黩武嗜血成性、祸国殃民的魁首,这仗还未打,就已经千夫所指。杨小七何等聪明,只轻描淡写的对他谈“道、天、地、将、法”,就将此事点透彻。何谓“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如今淮军各怀鬼胎,更别提上下一心了,这仗根本就没法打下去。
“子卿是打给胡大帅看的,不想打,却也不得不打。如果此仗胜利,最大的得益人是陈震天和荀世禹,不是你我。因为这仗不是奉系胡云彪处心积虑发起的,他没有目的,声讨你说是报一箭之仇,并没有索你于远骥性命的意思;而秦总理也是一时义气,为了保你才赌气打这不该打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