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剧院(上)(2 / 4)
之后,她心满意足地将原来剧中唯一一个大反派的戏份全部重写,将陈珈塑造成一个敢于担负恶名又心存希望的复杂而丰满的角色。而对东平的立国者,谈家的先祖,她一点都没有回避谈家的草莽本色,进行的艺术加工的程度并不比其他几个国家的立国者多出太多。
体制这样宏大的一个剧目,光是剧本她就前后修改了不知道多少次。在剧本初定之后,更是和文华殿的大学士庞容就剧目的史实和艺术加工,技术性和艺术性,是不是有必要将自家的先祖夸上天去,是不是有损东平王族尊荣等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庞容坚持“为尊者讳”的立场终究无法敌过谈家一直以来从不回避自己出身问题的传统,其实,进行这样的激烈辩论,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大家忽然发现,原来,大家心目中的永远的孩子,那个永远美丽可爱的绣公主,也有这样的坚持,执着和理性的一面。她已经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现在光芒照人的年轻女子,敢爱敢恨,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其实,从一开始看到剧本,作为父亲和国主的谈晓培就喜欢上了这出剧。不管从立意,形式还是内容方面,说这出剧能垂范百代恐怕都不算夸张。整个剧本里,几乎每一句台词都经得起挑剔,每个冲突都张扬着历史的力量。如果不是知道谈玮莳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知道剧本进展的每个过程,谈晓培真不敢相信这样的剧本居然出自自己女儿之手。而在庞容无法让谈玮莳做出让步之后,他做了他作为一个国主和一个父亲最愿意做的事情:买单。所有的经费,他从内府的经费中提出,所有其他方面的需要,只要他能帮忙的,尽管谈玮莳开口。
而从剧本到演出,更是要解决不知道多少的问题。这样的一部大戏,又是作为大剧院的首演剧目,要求之高让人瞠目结舌。饶是刘湘沅的剧团一直都在谈玮莳的亲自关照下力量堪称强横,但在这种从头到位都充满戏剧张力,需要更多雄性力量的剧目中,仍然有些力不从心。所幸的是,谈玮莳毕竟是所有世家子弟所仰望的公主殿下,毕竟她是现在所有读书人心目中最可亲可敬的公主殿下,最后凑出的演员阵容几乎将整个东平所有有实力的演员一网打尽。那些其他小剧团的台柱被悉数临时借调来扮演角色,甚至有些以前因为好玩而客串过剧目角色有不俗表现,现在已经在东平名处任职的人都被她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借来用。在三场演出之后,这出《子夜》什么时候能够再上演,恐怕只有等到在东平繁荣的演出市场促动下,下一代的专业演员长大了。而布景,舞美,灯光,服装,化妆等等,无一不是不惜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