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技术考古之旅?(2 / 4)
极为轻微的金属刮擦声,呼吸声。
索庸在自己的脑子里一遍遍想象着刚才靠探针和自己的耳朵摸出来的情况,将这些极为细小的变化累积成了头脑里完整的桔构图。现在他脑子里对于藏珑匣的推测可能不能精确到盒子的每个数据,但是也八九不离十了。索庸和叶韬的其他几个师兄不同。大师兄关海山那就是出身船工,反而是由木匠而转职成为当世首屈一指的建筑师算是不务正业;老三赵大柱那是一根筋的家伙,但学起手艺来实在是快,说到技术功底扎实,没人能和他比;而老四虽然技术上实在说不得出色,但在工坊管理方面表现出来的对流程、对效率的敏感,足以让他跳出纯粹的工匠的框框来成为一个技术管理人才。而索庸,要说到天赋,并不差,但就是缺少了那么一点专长,也缺少了那么一点勇气。他不敢像关海山那样索性成为专业建筑师,做不到赵大柱那样只痴迷技术,在管理方面虽然也算是强项,但也不敢像钱顺那样索性不管自己手里的活好不好,他甚至没有自己的弟弟的勇气……他的弟弟索铮已经是云州军方没有人敢得罪的大人物,凭的就是他在后勤管理和调配方面的大局掌控能力和细节执行能力。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完全因为后勤而成为将军的人,索铮必然已经名垂青史了。但索庸,同样作为叶氏工坊的师兄弟中的一个,同样作为叶劳耿的弟子,就只能“庸”下去了吗?
终于,这一次,算是让他找到了机会。他没想到自己在破解这种东西方面居然还真的有特长。
索庸在头脑里模拟了几次之后,终于开始动手了。他连续将一根根探针伸进内里的锁孔,定在了合适的位置上。和刚才不同,现在他每一根探针放的地方、怎么放、先后顺序、探针尾部怎么固定都考虑得清清楚楚了。当他将所有的探针安装好之后,他点燃了一支牛油蜡烛,将探针尾部烧热,然后将探针的尾部插在了一块特制的火漆块上。等探针重新冷却下来,这些探针就会牢牢地固定在了火漆块上,然后,只要他轻轻转动火漆块,那么,他所有的方法所有的设想,所有在脑子里模拟的情况是不是正确,就可以揭晓了。
索庸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自己安放的那些探针的位置和固定程度,当他两根手指轻轻捏住那块火漆块的时候,他心里一紧。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奇怪,他发现,当他完成了整个开锁的过程,到最后揭晓的时候,倒是有些惴惴了,全然没有了刚才的那种从容。
“怎么了?”叶韬将听诊器的耳塞取了下来,问道。
“来,叶韬,你来转这最后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