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学得会和不想学(2 / 5)
各样的宴会上,间或有一些年轻英俊的青年吟诗作对,就是为了博得在场那些大人物们的一笑。他们连一句话都不敢说错,唯恐让任何人觉得不快。而在场的这些人。往往就能凭着自己的人脉,让这些贴心、懂事的人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那些当年的颇为亲密的姐妹,现在都争相讨好她,因为她不单单是她们中间地位最高的,甚至于这个地位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一个国主的妃子,和一个帝国的王妃。那是完个两个概念。为了显示和她的亲密,那些当年的亲密姐妹,甚至不惮于将自己的私事讲给她听,光是这些天听到的豢养面首的事情,就让她觉得颇为有趣。别人出尽全力讨她欢心的感觉,对她而言,实在是久违了。
在东平,谈晓培自己就不是个讲究的人。在朝堂上就一些问题和大臣或者手下将官吵得面红耳赤的事情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而不管是太子谈玮明、王子谈玮然,还是谈玮馨谈玮莳那两位公主,追求的东西都是她看不懂的。她不懂一个太子爷为什么会跑去当一个总督,还当得津津有味;她不懂为什么两个王子明明都很有能力,却完全没有事夺储位的事情,甚至没有这种趋势,谈玮然既不是为了军权也不是为了避祸,跑去了云州当一军统帅,所领不过三万多人;她也不懂为什么卓秀这样一个王后。不揽权不干政,却沉迷于整理兵书战策。现在更是致力于指点年轻人的学业……她尤其不懂为什么所有人都将这一切视作理所当然。虽然有些臣子建议国主应该更有威严,等级制度应该更森严,应该考虑到这样的上下通透的政体并不利于将来国家扩张之后的治理,但那也只是建议而已。实际上,提出那样的建议的几位臣子里,还有一个不修边幅的程度简直可以说是邋遢……
但是,东平的有一点却让她好像看到了希望。谈玮馨长年执掌内府,以自己的头脑和设想,创造性地指导着东平的经济发展……不客气地说,要是谈玮馨说要请个长病假,什么都不管了,东平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下滑十几个百分点只能算正常反应。而谈玮莳,只是很低调地进行了相当规模的资助工作,就赢得了年轻一代士子的忠诚,“绣苑门客”这个群落的能量,或许很多人还没看出来,但自小在春南长大,见惯了拉帮结派的官员团体间歇性地控制朝政再被清剿的常菱却早就意识到了。
而在东平,由于政务的复杂化、正规化,由于国家的经济和版图扩张的需要,已经出现了颇为严重的缺少基层官员的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些地方开始启用女性出任朝廷官员……比如那个原来在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