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我反对(4 / 4)
但他们获得四州之地,加上克复大南关之后西线无忧,必然有精力和时间来积蓄力量。而我东平,必须抓紧之后的两三年蓄力,为了攻克北辽,以及以后攻击西凌做准备。和西凌很有可能是长期的拉锯战。现在为了一州之地,哪怕是加上为了维持和春南的盟友关系而出兵,得不偿失。而且,更让人不愉快的是,春南方面提出这种交换条件,明显有测试东平对于春南的态度的意图。东平出兵,虽然巩固了盟约,但却打乱了战略部署,激化了和西凌之间暂时的互不攻击的平和状态,也会有相当的军力损失。也就越发延迟了将来针对春南的行动,而春南方面,不管损失大损失小,他们都会不遗余力地完成这一次的大动作,来让春南获得休养生息、和东平分庭抗礼的机会,不管我东平可以多快、多轻松地解决北辽,实际上都不免和春南相持、和西凌紧张,保持一种微妙的三方对峙状态,这种对峙状态持续的时间越长,情况也就越难以控制。尤其是,当这种相持持续个几代人……我们可无法为后人负责。
我尤其讨厌的就是春南似乎就是想明白了这种关节,其实很明白东平和春南两国之间微妙关系的情况下,还故意抛出这种问题来测试。希望我方因为顾及到这个那个,而放弃长远的目标,来应和我们暂时还非常需要的盟友的坚决支持……在他们想到这种测试的时候,盟约就已经产生了裂痕了。或许,从合约的订立的那一天开始,今天的这种局面就注定了。”
叶韬顿了顿,说:“你们知道,我总是希望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尽量简单。我想,挑明了他们的意图或许不礼貌,但这个理由来拒绝出兵协同,似乎也不算离谱……可是,要能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些布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