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教会学生,馋死师父(3 / 4)
一同前往春南。然后视情况而定在春南停留多久,坐船回宜城,再回云州。在他离开之前,他必然要把离开之后的工作布置好。幸好这一次谈玮馨坚决不想去春南,而戴云也对春南没什么兴趣,两人可以负担大部分政务军务。但制造和设计方面的事情,可就不是这两个强悍无比的伟大女性能够负担的了。尤其是,叶韬正在进行的设计,实在是相当让人头痛。
叶韬正在研究的是一系列的纺织机械,尤其是毛纺织机械,云州没有太多面积种植棉花,但奔狼原上的众多部族每年生产的大量羊毛却是实打实的摆在那里。由于落后的生产工艺,浪费之大让人心碎。但叶韬真的开始研究这方面的技术,才发现,想要全面改变实在是相当难。他自然不会受困于纺织这个环节,实际上,纺织是整个流程里对他而言最容易的一环,他甚至搞出了可以呈现简单花纹的织机,现在已经有不少技工技师在研究怎么搞出更多花样来。真正让他头痛的是羊毛的粗梳精梳环节。
要织机之所以比较简单,那是因为织机的工作对象是有规律可循的线条,而这些线条的强度,精细等等,都是有大略数据可以参考的,可如何将一团团的羊毛变成这些线条。那就有些麻烦了。整个研究过程对叶韬来说,简直像是个头脑风暴的考验。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想法不断冒出来,不断被随时候命的技师们赶制出来,又不断否决……目前的方案是以两个圆盘为核心的,而叶韬的脑子里已经冒出了新的念头:圆盘,夹片,夹钳,梳齿可以用一种更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
叶韬一边不断设想着新的机械解决方案,一边努力在机械和人工之间求的协调,还要考虑机器的成本和可靠性,考虑机器的操作难度和可维护性,还考虑到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防止操作机器的工人受伤……而且,所有的这一切还是在一个纯机械环境下进行的,没有电,没有可靠性够高的高温蒸汽机,只有稳定可靠的洁净能源:风。
这可和当初在叶氏工坊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完全不同,和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使之能够半机械化也不同,距离小幅度地改进冶炼工艺手段的区别更大。这是叶韬在一个自己原来并不熟悉的领域里进行设计。他可以找到一切他需要的资料,了解一切他必须了解的技术环节,必须从抽象的各种环节里产总结出规律,发现可的方法,然后让这些方法变成精密运转的机器。这可是他当初作为一个优秀的工业设计师所擅长的,只是现在要在非常局限的技术环境里把这些东西搞出来,实在是很难,却又很有挑战。
更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