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盘整(2 / 5)
可以让德勤会计行为他们提供担保,既不给那些小合作者增加支付压力,也不会让叶氏吃亏。而其他的各种项目,我有个初步的想法……”
谈玮馨建议将叶氏工坊的诸多有其他方面的资金或者人力在其中的项目分成几类。一类是叶氏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必须对产业有足够的控制力的。比如天梭钟表行。一类是叶氏可以不断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但在其他方面只保持有限关注的,比如叶氏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经营方面的事情的景德镇那块业务。还有就是可以将原先的持股和以后的采购分开来考虑,将持有股份仅仅作为保持战略合作关系纽带的,比如和联邦快递的诸多合作,比如在丹阳红火无比的大浪淘沙,比如完全属于被谈玮馨拖下水的连锁餐饮方面的业务,而这类业务,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转让股份。而那些因为叶韬同时在九州商社、七海商社里担任技术咨询的角色而不断发生的各种项目。除了一些可以考虑以卖断方式进行外,其余一律划归到一个叫叶氏工坊天工行的技术咨询机构来走帐,技术咨询和服务是一笔费用,而后发生的对叶氏工坊的采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将这两者分开。可以避免已经开始出现的,用一个不非常必要的合作项目来换取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拿到叶氏工坊出品的一些产品的比较好的折扣的情况。
如果可能,最好把戴氏营建行和叶氏工坊内的建筑部门尽早合并起来,反正迟早都是一体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形成一个更强大有力的建筑部门,有能力一搅子地解决从勘探、选址、设计、施工一直到内部设计、家居配套、园林植被栽种等所有问题。而在具体的设计方面,也有足够的人力分成针对民用建筑和园林、军用堡垒、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等不同方向的团队了。
叶氏工坊的核心还是生产和研发。叶氏工坊原本的体制是将生产、研发和培训结合在一起的。虽然这样的体制从效率上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配置,但却让那些有才能的人无论在哪个层级。都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现在还是封建时代,远不是大工厂大生产、将效率放在王座上的年代。这种体制牺牲了一部分效率,却让技术能够非常良性地发展。而且,哪怕叶氏工坊现在的总体效率,建立伊始就开始贯彻的流水线和半流水线作业方式,都让叶氏工坊的生产效率大大领先这个时代了。在这方面,谈玮馨的建议是,进一步进行内部的优化。
比如,设立生产协调部门,统一进行各种物料、工具的采购、仓储和运输,并且来合理分配工坊的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