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千里之外(2 / 5)
头看着这宏伟的高塔,绝大部分人是无法从明亮的天空的背光中看清这根避雷针的。钟楼的建设如此之快,得益于多方的配合,尤其是七海商社几乎无限的资金投入。光是钟楼建设的时候用来搭脚手架用去的铁钉,就数以千斤计,现在陆续拆下来的脚手架用的包括木头、竹子在内的各种材料在港区里堆积如山。从地基部分开始,凡是能用人海战术来缩短工期的,实际上七海商社全部都买单。根据统计,在整个七海塔以及配套工程的工地上,在最高峰的时间几乎有一万人在同时工作。而那还发生在去年,工程开始大约一个月的时候。而随着钟楼不断向上伸展,实际上投入的人力反而是在逐渐减少。但即使如此,在安装钟面和进行雕塑装饰的时候,还是创下了一百七十四人同时进行高空作业的时代记录。
建筑的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剩下的主要是内部的装饰和钟楼核心组件的安装工作。随着脚手架的逐渐褪去,钟楼的俊伟面目已经越来越清晰。拔地而起的高塔从地面开始一直到钟面的部分,每一侧都只有一个不大的窗户,与其说是方便内部工作人员观景,不如说是为了用来平衡钟楼内外的气压。为了让整个耸立的巨大柱体不显得呆板和单调,在外部表面还是进行了塔式的分层,但这种分层,视觉上的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最大的意义在于提供了每一层的一圈石础上十二个雕刻的位置,分成了十四层的这些高度。给了艺术家们充分的表现空间。
在详细设计图的某个版本里,叶韬原来是画出了几个形态各异的石像鬼的。但是,考虑到这样的妖魔鬼怪的形象让他难以解释为什么,也必然不会讨大家喜欢,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极为恶搞的想法,而是让为了钟楼的事情又回到宜城的大师兄关海山自己掌握。
关海山虽然擅长营造,喜欢建筑和园林,但对这种石雕之类的东西研究却不深,他将这个难题扔回了叶氏工坊总部。没想到,不单单是下面的柱体,连这钟面周边和钟楼的顶上,工坊里的学徒学工们在叶韬的四师兄钱顺的带领下,拿出了一套让人瞠目结舌的极为华丽的外部装饰方案。
每一层的十二个位置的石雕,都是动物或者是传说中的灵兽、神兽之类。而从下到上的十四层,每个相同位置上的雕塑,从下到上的一条线上,必须保证十四个雕塑的内容会被绝大部分人认为是一个系统里的。比如,最下层如果是鸟雀,那随着楼层上升,到钟面之下的那圈雕塑,则最终定格在了凤凰上。
由于这个时空还没有图文对照版的《山海经》之类的东西可以参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