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亨通(2 / 4)
付出几倍的艰辛。正是因为这种不平等,才逼的很多人另谋出路,他们也正是动乱的源头。若是给他们一个希望,只要努力读书,参加考试就有机会入仕,这些人自然不会再闹。若是天下豪杰都入到皇上这考试的瓮中,天下太平,还不是唾手可得吗?何况如此不拘一格,必定会招揽不少的人才,与我大隋,也是千秋万代的幸事啊。”萧禹道。
“你说的是,说的是。”杨广兴奋道。武安福一边看着,心想杨广性格好大喜功,千秋万代之类的话语,他最喜欢听,这是个可以把握的弱点。
裴蕴和虞世基本来一直没说话,此刻看到杨广的表情,两大马屁精立刻道:“此事果然可行,皇上得上天眷顾,百灵庇佑,方才有这样开天辟地的新举措。”
“叔王的意思呢?”杨广听了两人的恭维,不但未有欢喜,反而平静下来,语气颇为恭顺的问杨素道。
武安福心里一动,顿时明白了大殿之上杨广话里的含义和杨素今天邀请的意思。以杨广狂放不羁的性格,能够隐忍多时把父亲和哥哥一举干掉,绝对不是个普通人,他当王子的时候为了夺位,自然要依仗杨素。可是一旦登基,杨素这个大功臣反而成了阻碍。杨广其他的兄弟都被他干掉,同辈之中自然没有人能再跟他争夺皇帝的位置,可是身为他叔叔的杨素和杨素一脉的子弟,当然也有当皇帝的资本。何况杨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精通战略兵法,手握兵权,若说杨广这种阴谋堆里成长起来的人会一直信赖杨素,那可真是天方夜谭。他对杨素说话,语气让人意外的恭敬,身为皇帝。如此谦逊恭谨,对臣下来说,决不是好事。这么说来,任用自己是否是个要对杨素下手的信号呢?杨素邀请自己去府里,是想要应对吗?武安福想到这里,不由出了一头的汗,科举考试反倒成了次要问题。
“此事的确可行,老臣没有意见,还请皇上定夺。”杨素淡淡道。
武安福知他不发表意见,是在避嫌。比起宇文化及在这件事情上拼命维护门阀利益来,杨素韬光养晦的多,只不过不知道他这种退让,是否会让杨广放过他。
“既然如此就这么决定了。裴矩,萧禹听旨。”杨广道。
“臣在。”裴矩和萧禹一起拜倒。
“朕命你们半个月内,整理出详细的科举考试的内容,由三省六部共同审核。再把结果报给朕,此事事关重大,你们一定要谨慎从事。”杨广下了最后的命令。宇文化及欲言又止,他知道大事已去,心中头一次对未来产生了惶恐。他的预感没有错,虽然门阀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