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上船(1 / 4)
做了刘备身边的心腹时间越久,刘正在刘备心里的影响力就越大。一路南下,王霸之业的大方向和过程都是刘正一手推动的。
让刘备对刘正话里的正确性有了很明显的偏向,张飞把消息带回来,并说了过程之后,只考虑的半天,刘备就不顾诸葛亮还有一些重臣的反对,准备了南下的事宜。
城中大军慢慢调动着,而城外的关羽张飞也是一样,只等五天后,掩护刘备撤退。
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损人损己但唯一的好处却是同样也利己。借着撤退来分散威胁,东吴联盟则罢,要是不联盟,就慢慢的一起熬着吧。直至灭亡。
剑走偏锋也不过如此了。
满是文书的正厅内,其余同僚都已经陆续地走出。只剩下诸葛亮与好友徐庶。
现今诸葛亮没有军权,但有参机的权利,处理一些政务的权利,实际上还可以看做是刘备的长史,每天的文书之类的东西都是经过诸葛亮主持,会同简雍,孙乾这些人分类,并上呈给刘备。
不管是权利地位都是与日俱增,也算是深得刘备的信任。
徐庶看了眼面色有些不佳的诸葛亮,道:“孔明也无需担忧,这奇正奇正,你善正,而军师将军善奇,况有南阳之出人意表,襄阳之战在前,主公深信军师将军也是常理。”
顿了顿,徐庶又道:“就说我,反复的思虑过后也是觉得军师将军此作为也是有些道理的。江夏郡重在要冲,绝不能放手。”
诸葛亮闻言苦笑,道:“求援不成,既威逼。军师将军所作为,确实是有几分道理,但逞一时之快后,又叫主公如何缓和东吴的关系。”
“孔明心中还存有幻想?就如同军师将军所言,国与国,联盟只是手段而已。”徐庶见诸葛亮如此,以为他还存了连东吴抗衡曹操,甚至平分天下的幻想,有些皱眉道。
当初刘正说得清楚,三国在于纵横,外交,谋术。而不是什么联盟。对于这点,徐庶是深以为然的。
或许是徐庶曾经深入市井,在外闯荡过的经历,让徐庶比诸葛亮多了几分现实。
诸葛亮闻言摇着头,举拳道:“孔明也非愚笨之人,当初听军师将军之言,豁然开朗,岂会再次走了歪路,而是想着,这不管是胜败,将来要如何面对东吴啊。”
说着,诸葛亮低声道:“取益州如后方不稳,就如同镜花水月。”
“你啊,忧心实在太重了,事实又岂能在人掌握之中?军师将军既然做了,必定会有所退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