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崩溃的盟军(2 / 8)
还是有着一定军事素养的。特别是日军,根本就是一副不要命的架势。
学而不变,是之以呆。尽管日本人拥有着一定战斗牺牲精神,可是当中华参战之后,已经向日本多次说明,获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已经不再仅仅是靠勇气了。论属世界四大军事力量,德国军队是技术型,玩得便是各种理念、技术模式。俄军是力量型,直接一熊巴掌拍得对手两眼金星乱飞。而中华军队则是谋略型,所谓“兵者轨道也”。而美国军队呢?它们算什么?此时美国一直都是学生,对战术战法还一直在进行摸索。尽管美国是一个善于改变和总结的国家,但是缺少战争威胁的美国,在战术战法研究方面,落后了世界一大截。在实战反应方面,差了一大截。
客观的看法是,干巴鲁市府的反击作战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但却也是整个干巴鲁战役之中,盟军武装唯一的一次反击作战,也是整个干巴鲁作战中少有的亮点。
少量的榴弹炮和迫击炮是整个城市内,盟军武装仅存的一点炮兵火力了,能够从猛烈的空袭和炮击之中幸存下来,这些火炮本身便也是一种奇迹了。
特别是美制的120毫米迫击炮,可是这种火炮的轻便性却是不错。炮身置于车轴双轮运动体上的炮体下架,不仅仅机动性强,而且适合步兵便携。也正是这种原因,这些120毫米迫击炮才是得以在中华军队的空袭和炮击之中存活下来。
射程远、精度高、重量轻,120毫米迫击炮的优点很是不错,在几年前便可以开始生产,从一战后迫击炮便被大量装备到了多国军队,这种大口径的迫击炮也得到了不少的青睐。而且这种炮管内有40条右旋等齐膛线、炮管外部刻有散热螺纹、属于线膛迫击炮的火炮由于采用迫击和拉火两种击发方式,所以不仅可发射榴弹还可发射许多特殊弹种。
这些120毫米迫击炮开始轰击被中华军队占领的干巴鲁市府时,也着实是抖了一次威风。盟军武装在炮击之中拉开他们的反击作战序幕之时,先锋部队才刚刚攻占了干巴鲁市府一线,还没有来得及继续向前进攻,炮弹便是落了下来。
为什么盟军武装会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拼凑起一个步兵师的反击力量?这个问题在战斗之初很是困扰了许实佑一段时间。因为从整体的情报资料和作战过程来看,被困守在干巴鲁城内的盟军武装是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机动后备力量的,守御司令部留作为战略预备队的那个步兵营已经被数轮空袭给炸得几乎不再存在了,而这一个步兵师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情报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