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黑鹰战机(6 / 7)
根本无法完成接下来的加油任务。
这还是在鲲鹏运输机庞大的机身和载重量修改而来的空中加油机,八架这样的空中加油机,最少可以携带四百吨的航空燃油,然而这四百吨的航空燃油,在这些黑鹰战斗机的一次加油下,携带的燃油已经剩下一点点。
这只是一个大队的黑鹰战机,只有七十二架黑鹰战斗机。然而就是这七十二架战机,直接瓜分了三百多吨的航空燃油,平均每一架战机近五吨的航空燃油。这只能用很恐怖来形容。如果这是远程轰炸机,这也不算奇怪,但这些只是战斗机而已,这样的载油量,真的很强大。(这个数据放在二战很强大,放在现代,只能说很正常。)
怪不得,他们敢飘扬过海,越过马里亚纳群岛去追击进入太平洋的日本联合舰队。加上副油箱携带的三吨多的燃油还有飞机分身可以携带了五吨燃油,最后还要添上加油机奉送的近五吨燃油。回来后,显然还有一次空中加油。这一趟要是完全下来,等于中华为每一架战机提供了十八吨的航空燃油。
假如真的依靠中华此时的科技,是绝对无法制造出这样的战争机器。按照陈绍的估计,这样的科技武器,最少中华还需要努力发展科技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制造出来。
因为黑鹰战机的各项数据,可以说是已经超出了世界科技最少二十年的时间。
黑鹰战机外表数据:机长十七米,机高四点五米,翼展十二米、(含翼尖导弹)十三米、(舰载类型,机翼折叠)八米,机翼面积三十八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十吨,起飞重量一点七吨(空战任务)、二十二吨(对地攻击任务),最大内部燃油五吨,最大外部燃油三吨(副油箱),最大起飞重量二十八吨(满弹满油)。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高度)19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5000米,转场航程(无空中加油)3500公里,作战半径(对地攻击)1200公里,(空战)800公里,极限航程4200公里(空中加油)。11个挂架,极限载弹7吨。
尾翼采用悬臂式结构,平后和垂尾均有后掠角,平尾低于机翼,使飞机大仰角飞行时具有良好的纵向稳定性;略向外倾的双立尾位于全动平尾和机冀之间的机身两侧。
起落架为前三点式,前起落架上有供弹射起飞用的牵引杆。座舱采用气密、空调座舱,内装弹射座椅,风挡和座舱盖分别向前、后开启。进气道采用固定斜板式,位于翼根下的机身两侧。机内可带4990千克燃油,还可挂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