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空袭警报(2 / 4)
高级将领到达后,经过了一番介绍和谋划,也确定了进攻的方案和具体行动时间。
在伊朗靠近贾斯克的恰赫巴哈尔,三万盟军已经就绪,等待进攻的命令。沿海地区还都是英国人的地盘,恰赫巴哈尔和贾斯克临近,也成为了盟军进攻贾斯克的桥头堡。
……
中兴十五年,10月20日。
有些凉风的中东地区,凌晨东方的天空有些微微的发白,太阳已经升起。就在布莱德雷和李奇微商量之后的十个小时后,也就是今天凌晨。
贾斯克繁忙的码头一如既往,黎明未至,这里已经是热闹一片。不少中东人来这里为华人打工,虽然又苦又累,但每月都能赚取一笔可以让人眼红的薪水。
这个时代最怕的就是空有一身力气,却找不到事情做。或者每天干的活无比的繁重,却只能拿到一点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工钱。做事情,累得要死,到头来还是饿肚子。不做事,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贾斯克的码头,中华建设了十来年,已经成为了海湾地区很重要的出海口,繁忙的水道交通,每天都有大型油轮船队靠停,将石油运回国内。
今天也不例外,天微亮,夜晚较为宁静的码头开始喧嚣起来。工人们也成群结队的来这里上班,输油管套上油轮,开始往油轮中注入原油。
郑卓是个龙腾集团的老船长了,指挥着一队远洋油轮船队,当中都是清一色的十万吨级乃至以上的油轮。每一趟中东之行,他都能带回一百多万吨的原油。
他脚下的这艘第一次出海的十五万吨级油轮,是中华造船工业的最新结晶。十五万吨,是表示它的载重量,比起以前的十万吨级油轮,载重量提高了一半。是中华目前为止,载重最多的远洋油轮。体积,并不比中华现役的主力舰小,是油轮中的巨无霸。
右手抓在驾驶舱外的栏杆上,看着远处渐渐升起的朝阳,吹着有些咸涩的海风。左边的衣袖随风飘扬,好似一面窄小的旗帜。明眼人一看,都可以看出来,郑卓少了一只左手。
说起这只丢失的左手,那还要回到当年中华南海舰队昆仑山战列舰分舰队歼灭日本第三舰队之战中。尽管那时候日本没有对战列舰分舰队造成什么伤害,但还是有一些炮弹打中了中华的军舰。
当年郑卓就是战列舰分舰队中的一名海军,是昆仑山号三号炮塔的炮长。海战时,一发小口径榴弹击中了三号炮塔边的船舷,爆炸产生的弹片,击中了他的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