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矛盾激化(二)(2 / 4)
大阪朝日新闻》在报道这次大会的情况时使用了“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暗示革命”为由起诉该报。
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售;发行人兼编辑山口信雄和采写这条消息的记者大西利夫被判刑两个月;社长村山龙平被迫辞职;包括总编辑在内的许多编辑人员均被迫退出报社:“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论贾祸事件。它表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为了防止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滋生与发展,日本政府提高了警觉,加强了对舆论的控制。
大战刺激日本的繁荣,对大资产阶级来说,确实是成金天下。但随着物价的飞涨,实际工资的下降和劳动强度的增加,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在急剧恶化。英法美等国怂恿中日两国出兵干涉俄国革命本就包藏祸心,他们从一开始便没有打算出钱出力支持两国,目的不明而语。
英法两国是希望能够重创中日两国,借机让两国陷身与苏俄战争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美国虽然这几年来一直都在努力扶持中国以牵制日本,不至于令这个国家在太平洋上分出太多精力跟美国争夺太平洋霸权。但是,最终作为交换意见,美国还是默许了英法两国的两败俱伤的计划。
历史上的日本,正是因为盲目的出兵西伯利亚,被英法美等国所利诱,结果怎么样?两年内日本为出兵西伯利亚,武装干涉俄国革命耗费军费达9亿日元以上,而最终却是,付出了超过1.2万人的死伤后,彻底失败,狼狈撤出了西伯利亚。
李汉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在英法等国百般利诱的情况下,不见好处不低头。协约国不把实际的好处搬来,纵使本国的战略也需要削弱苏俄,他也稳坐钓鱼台,拖延着谈判不做出任何表示来。
寺内正毅为什么要出兵西伯利亚,或许是迫于国内北上派的压力。或许是跟沙皇谈妥了什么条件,以为可以通过占领辽阔的西伯利亚万里沃野,为日本帝国的扩张再添一笔,而他本人也将成为日本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首相。当然,也不排除寺内正毅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想通过对外扩张跟军事上的胜利,将国内知识分子界对他的不满,平民对他的不满,全部转嫁出去。
今年7月,美国要求与日本同时出兵的消息传来后,使得日本国内居高不下的物价再一次暴涨,特别是在美国提出共同出兵要求之后,考虑到军方的采购订单。商人开始出手囤积物资,致使本国内米价飞涨,全国各地谷物交易所被迫停牌。同时,铁、煤、纸张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也由于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