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暗流涌动(3 / 4)
是在此时以协约国承认其在南洋的权益换取出兵俄国,很可能最终将逼迫英法美三国联盟出现裂痕。最起码,法国是最欢迎沙皇重新登基掌权的国家。
寺内正毅绕开国内一些人,私自跟陆军联络,派遣一队精锐士兵进入俄国,并且将沙皇一家拯救出来,接往日本。对于这极有可能交恶苏俄的举动,顿时令日本内部发生分歧。
后藤外相不赞同日本交恶苏俄,他指出之前苏俄因为树敌太多,导致英法等协约国武力干涉,并且扶持国内保皇派威胁苏维埃政权后,已经开始调整外交方针。对于日本,苏俄已经潜人联络日本驻俄大使,向日本表达善意了。后藤外相的意思,日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全力消化新占领的南洋殖民地,并且威逼中国在庚子赔款问题上做出妥协,不宜再行得罪了苏俄人。因为得到海军的支持,所以外相的呼声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日本政府的决策。
藏相持中肯意见,他是倾向于出兵苏俄,以从中获得更多利益的。但是,藏相也从民生跟军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日本理当谨慎、缓行,最好借此机会向协约国施压,趁机逼迫其在南洋问题上向日本做出保证,承认日本对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占领跟管理权。并且,他还建议寺内正毅,可以考虑向英法美等国要求巨额的物资跟军火补给。同时,他还建议,在俄国临时政府的人未赶到日本之前,尽可能的游说沙皇一家,向日本做出某些程度上的许诺。包括转向部分领土、包括允许日本在更多的俄国国境内开矿等等权力。
陆相是最强硬的坚持出兵西伯利亚,他派人当初散发鼓动性的文件,并亲自撰写一份报告,其中写明向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大举出兵148000人,约相当于七个师团。他在报告中亲自如此写道:“……南洋之资源虽已入我帝国之手,但北有英法阻路,东有米国,南有英人之殖民地澳洲。看似潜力无限,实则已无扩张之前途……北上乃我国之国策。大陆之资源非比海岛,或百倍而不止。今日中国之资,余盖以为中国之所以能在几年间有复苏之相。除中国之总统之政治外,丰富百倍于我帝国之资源,乃为中国自欧战中累计巨额财富,为扩军打下坚实之基础!”
寺内正毅召见他,他直面而言:“此乃万古少有之大机遇也,北之恶邻露国爆发革命。如今国内社会之党人粗鄙不堪,少有能贤之臣。因此不但内有前保皇派作乱,外有英法诸国敌视,出钱出资以遏制之。我帝国当抓住此时机,以雄兵出之以干涉。一来可为我国获取重利,二来也可重创露国,三来可趁机图谋北据大陆一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