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亚瑟·贝尔福(6 / 6)
质的因素在里面,但这死亡比例太高了,很明显一三式步枪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将它的重量压缩到八斤以下,甚至更轻一些。几年前中国的军工或许无法完成这些改进,但现在难度却要小不少,而且也有一些经验了。
部分骑兵编制装备的最新型一五式马枪重量就只有6.5斤,把制式步枪的重量削减些,现在军工是可以胜任的。
“事后我去安排下,这一场大仗,让我们见识到了俄国人的韧性跟战斗力。装备普遍低于我们同类军,但俄国的战斗力跟精准度都不差,尤其打逆风战也很少底层出现崩溃的。我们的将领这方面要差不少,缺了些自信。一遇到不利的战况,普遍都会出现急躁跟不安的情绪。”
“要养出一支百战雄师,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多点耐心吧,为了陆军快点起来,我已经太对不起海军了!”
聊着聊着前线的战况,李汉有些心不在焉起来。明显是在想着一天后与贝尔福的会面。英国人来者不善,他现在打下的场面太大了,几个要求哪一个让他放弃都不甘愿。这可是最好的时机啊,收回了故土,拓宽了中国的战略。
目光转着转着看向了南洋方向,手指在马六甲海峡处点了点。面上缓和了不少,“这次,咱们还真要感谢下我们的好‘盟友’日本。你若要使没有日本的南进舰队把马六甲给堵上了,英国那位外交大臣铁定了要带兵登门,来拜访咱们的!”
蒋方震不说话了,这是肯定的。英国过去几十年,不都是这么讹诈中国的吗。
“潜艇那边建设的怎么样了?”
“秦皇岛的军用造船厂被日本人发现之后,我已经让设备都送去了青岛,两三年后如果我们放弃水面战舰全力生产潜艇,至少可以生产一百五十到两百艘。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我们也能打起来了!”
“就是海军那边不理解,一艘轻型巡洋舰也得上百万华元,但一艘潜艇成本只有他的十分之一。咱们现在优先发展陆空军,不代表海军也放弃了。我看,这潜艇日后大有可为。”
蒋方震只是看着地图,摇摇头。
屋内一时安静了下来,真正的调停就要开始了,能保住多少将士们拼命流血打来的东西,谁心里都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