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应付(1 / 6)
中国自古以来秉承着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的精髓莫过于不出头、不出名。
中俄冲突交火两个月,从最初的提心吊胆,到前线胜利频传后的见好就收,中国几千年培育出来的庞大文官跟文人阶层,百万张嘴有人赞成自然有人反对。
进入十月眼看着前线的国防军将士们打生打死,赢得多场对俄冲突的胜利。国内的一些人坐不住了,他们虽然也渴望胜利为自己增加些底气,让自己手上的权力更稳固些。但有些人是天生的软骨头,打仗了不需要他们上前线,自己待在后方都是捻三顾四、畏首畏足的。
当前线国防军打下伊尔库茨克,立刻就有人蹦出来,发表不同意见了。
以梁启超、蔡元培、林森为首的内阁派希望政府能够在有利的条件下接受谈判,而以汪兆铭、胡汉民为首的国会派则建议政府趁现在前线的大好胜利局面接受谈判。
两方虽然的意思虽然都是提议政府接受谈判,但又有些不同。梁启超为首的内阁反对派的态度并不坚决,主要还是以建议为主。
他们的理由很明确:第一,累经大战,国防军损失不小,从前线往后方累计输送来的伤兵也有两万之众了,更多的还在外蒙古接受紧急治疗中,虽没有伤筋动骨,但对于中国国防军而言也不好受;
第二,经过连番战斗,国防军取得了不少的胜利,此刻停战谈判,是较好的时机。不但能巩固既得利益,也能避免与俄国全面对抗;
第三,俄国毕竟是协约国集团成员国,虽然到目前为止,英法两国都没有明确表态介入,但前一段时间东南跟西南地区,中国跟英法两国的殖民地驻军也曾经发生过擦枪走火时间,很明显协约国对于中国的忍耐有限,不如趁现在英国有意调停,就势下坡方为上上之策;
第四,此次中俄之战已经打出了军威、国威,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民跟各界对于李汉领导下的现任政府的信心都已经达到了极高,国民普遍表示革命之后不但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连国家也出现了中兴之势头,十分支持现政府的领导。中国在外的领土已经基本上被夺了回来,剩下的唐努乌梁海跟海参崴,完全可以考虑通过谈判的手段争取收回。
而且政府明面上的财政状况已经不是很好了,这也是他们建议总统见好就收的原因。
内阁梁启超等人是好心居多,但相比之内阁的建议,国会的那些议员们无疑就是包藏祸心了。
如今各省议会成员都在换届之中,目前已经先一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