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四)(5 / 6)
国东线阵地发动进攻,但是盟友奥匈帝国东线的溃败,也令德国可以‘轻松一下’的战略破产。
当下,德国立刻从西线跟国内抽调了九个师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运往奥匈帝国。而奥匈帝国也从当下从塞尔维亚及南部战场上抽调了二十个步兵师北上。同时,保加利亚也遵循盟约,向奥匈帝国派遣了四个师的援军。作为欧洲铁路网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奥匈帝国自然运输要比俄国来的便利的多。
当8月24日,勃鲁西洛夫收到了来自国内的第一批军事物资,已经恢复了战斗力要继续往南进攻一鼓作气打垮奥匈帝国时,奥德保三国联军已把战线稳定下来。25日开始,三国联军转入战略反攻之中,对俄国的薄弱据点的反复反攻仅用去三天就从西南方面军手中夺回了许多战线,尤其在卢茨克周围。尽管缺乏充分的后备军和军火,勃鲁西洛夫仍旧固执的坚守从奥军手中夺来的六十英里土地的大部分,只是他的顽固不退兵的战略,却令手中的近五十万俄军逐渐陷入了奥德保三国联军的包围之中。
战斗直到8月30日,奥军、德军、保军虽然付出了九万人的伤亡代价,却反过来完成了对俄国西南方面军的反包围。在短短的几日战斗中,同盟国三国共集中了3700多门火炮跟974架飞机,在奥匈帝国全力保证联军的物资供给之下,仅仅一周的时间,俄国西南军区便损失了近二十四万军队的惨重代价。面对装备精良的同盟国,俄国农民总是没有武器或弹药的。有时他用刺刀缚在一根棍棒上冲锋,并且缺乏最普通的工具,甚至不得不赤手去折断有刺铁丝网。
9月,为了救出被德军、奥军包围的俄国西南方面军,俄国调集北方面、西北方面军约八十七万兵力,重新向同盟国阵地发起反攻。在东线为了‘布鲁西洛夫突破’这一场战役,俄国跟同盟国集团赫然聚集了高达三百万兵力对峙、交战,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交锋之一。
也难怪俄国国内高层在远东占领的土地跟要塞接连被中国人攻陷,甚至被中国人将战争推到了他们国内,还依旧傲慢。
沙皇的确有那么傲慢的资本,俄国目前总兵力已经接近三百七十万人,算上已经动员的部队跟预备役,赫然达到了六百万之巨。这个数字可以轻松碾碎中国国防军的抵抗,当然,前提是他得能从欧洲战场上,把他的精锐六大方面军抽调走才行。
9月3日,俄国西北方面军战线31个师共37万人向奥匈阵地发起进攻,中路的第11和第8两个集团军主攻萨托拉和洛奇城,左翼第2集团军和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