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反攻(一)(1 / 6)
面对突然爆的南洋战争,以英国、法国为首的协符国集团自然是试图威逼日本跟荷兰解除战斗状态,以免两协约集团成员国之间的冲突,最终产生了什么其他化学反应。他们的确担心德国人媒体上宣传的,日荷冲突将导致协约国集团最终因此而四分五裂。倘若协约国集团真垮了台,以英法俄三国这几年的欧战带来的损失,必然无力独自支撑同同盟四国的战事。
英国前首相阿斯奎斯最先制定了调停日荷冲突的计划,他认为不应该过分激怒日本人免得逼迫日本退出协约国。当时便以贸易制裁为要挟,试图迫使日本停止对荷兰殖民地的觊觎。可惜,他却忽视了东方国家跟西方国家之间的不同之处。在西方国家,商人拥有着对政府高层的巨大影响力。而在东方,商人尽管在近代地位逐年上升,但是依旧要看着政府的脸色行事。
跟历史上不同,此时的日本没能占领山东,接收德国在华产业。自欧战爆发之后,仅仅吃到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几座岛屿的日本这头战争怪兽正饿得慌呢。荷兰殖民地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块烤的喷香流油的美味烤肉,焉有让出去的到底。尤其现在的日本政府,是一个在军人领导下的强势政府,日本人的国民难以容忍政府在对外交涉中的‘懦弱’,而且日本人为了南下准备了那么久,种种结合在一起,寺内正毅内阁断然不会因为协约国的一点威胁,就做出了妥协。
结果阿斯奎斯满以为能够逼迫日本停止对荷属殖民地的侵略,却不想换来的却是日本国内的断然拒绝,甚至为了防止英国远东舰队介入南洋冲突中,日本海军在新加坡至巴达维亚之间的广阔海面上展开了紧张的对峙。看上去似乎英国人牵制了日本的海上力量,其实不然。因为荷属殖民地海军舰队本来就那么几艘战舰,都在冲突之初便被消灭的七八,日本人南下的海军舰队,其实最主要用来对付的,还是可能介入干涉的英美两国舰队。
而且,阿斯奎斯还犯了一个错误,日本跟协约国之间的贸易已经不是欧洲协约国集团可以拿来当做武器的了。因为日本的制造商们的确离不开欧洲市场,但是欧洲市场又如何能够离开日本的制造商们。尤其是在失去了中国这个制造商之后,这几个月来欧洲本就已经出现了物资紧缺。
欧洲战争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商机,也给亚洲、南美各国带来了商机。而且由于远离欧洲战争,亚洲诸国中作为仅有的两个拥有较为完善工业基础的国家,日本跟中国的工厂甚至比美国工厂更能专注于民用工业品的制造,尤其在棉纺织跟食品加工等事关民生的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