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1 / 7)
1914年12月21日,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
在皇室议事厅内,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正在听着他的大臣跟将军们向他做报告。
“……目前从远东传回来的种种数据都显示了,协约国正在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拉拢。这不仅表现在俄国向中国递交了大量的军资订单,而且在中日冲突的问题上面,协约国对待中日两国的态度也很明显,是以偏袒中方为主。比如在日本最担心的驻屯军跟赔款问题上,协约国默许了中方的强硬态度,为此甚至一度令调停陷入僵局。最终还是中国做出了让步,赔款问题或因中国国力匮乏,与日协商暂且缓上十年,待十年后国力稍显富足,再行支付。协约国也联手压制日本,最终日本同意庚子赔款中方可暂缓三年赔付,吃亏被中国解除了驻屯军的武装。”
“中日冲突在协约国的努力下,正朝着明朗化的方向发展。据我国在华的情报人员发回来的情报。和谈很可能将在最近几日达成最终共识。中国已经将在东北驻军削减至十三个师二十五万人,并承诺若日本削减其在朝鲜、辽东半岛驻军,可将其在东北驻军削减至十万人以下。同时日本国内因为山东之败引起的国内物价虚长,此时米乱不断,加上美国及协约国也承诺,日本若妥协,可延缓几月贷款支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远东和平或将到来!”
德国首相说道:“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以争取中国加入我们的阵营中!”
“土耳其跟保加利亚作为我们的盟友,已经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在东线,他们至少能够牵制俄国人六十万的陆军。如果能够争取到中国加入我们之中,毫无疑问,我们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据我所知,中国同协约国各国之间都有矛盾,尤其是俄国,我不认为俄国人的几笔订单,能够让他们忘记了在外蒙古,他们正在被俄国人设法偷走相当于六个帝国那么大的庞大领土!”海军大臣看了眼神色显得相当疲惫跟憔悴的总参谋长小毛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之色,他转过头去对威廉二世说道:“我亲爱的陛下,中国至少可以在远东牵制俄国三十万甚至更多的兵力,如果中国一旦加入战争,就意味着我们在东线又能抽调至少一个集团军,用于加强在西线的攻势!这意味着法国的灭亡就在眼前!”
在奔向大海战役过程中,小毛奇的拙劣指挥能力跟对前线局势的无法及时掌握已经令总参跟前线的将军们抱怨连连了。德皇威廉二世尽管仍对他抱有一定的信任,但很可惜,这位毛奇将军并没有能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