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攻(1 / 7)
叶间终于走到了1914年的10月25日,在山东这块土地上面蔓延了近一个月之久的烽火,似乎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这时在地球的另一边的欧洲战场上,一场东线来自俄奥两国之间的集团对抗刚刚结束。10月10日加利西亚战役打响。俄第4集团军和奥匈第1集团军首先遭遇,10~13日,在克拉希尼克地区激战,因火力尤其是炮兵跟机枪的普及远远低于奥军第1集团军,俄第4集团军在同奥军交火三日后损失超过四万人,被迫退守卢布林以南。俄军第4集团军的惨败,跟塞尔维亚国内奥军的战无不胜助长了奥军的骄傲自大,10月14日,奥军主动出兵不顾糟糕的后勤跟交通深入波兰。15~18日,俄第5集团军遭到奥匈第4集团军攻击,退至海乌姆西南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一线。但向利沃夫进攻的俄第3集团军,在第8集团军配合下,以30个师的优势兵力挫败奥匈第3集团军的14个师,强渡格尼拉亚利帕河,10月21日占领利沃夫,奥匈军退至戈罗多克地区。俄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向戈罗多克方向展开全面进攻,将奥匈军赶过桑河。24日俄军停止追击,至此,俄军控制了加利西亚大片地区。东普鲁士德军没有南下接应,总计俄方损失约27万人,奥匈损失33万之众,东线奥军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不过俄国虽然胜利也只能算是一场惨胜。此役双方都没有实现围歼对方主力的计划,但俄军打进了战略要地加利西亚。这一结果同俄军进行的东普鲁士战役一起,虽然两战之种俄国都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成功的迫使德国抽调了一个集团军兵力加强东线,从而间接的影响到了西线,为西线英法军队减轻了压力。
不过值得提议的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尽管塞尔维亚军队英勇抗击奥土保联军的进攻,但因为双方兵力对比过大,这个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巴尔干小国终于在欧战开始两个月后成为了第一个战败的国家。塞尔维亚总统及政府高层经希腊逃往英国,在伦敦获得英国政府的支持组建塞尔维亚流亡政府,继续遥控指挥塞尔维亚国内溃散的数万军队组建游击队牵制奥土保三国联军军队。
塞尔维亚的战败对于协约国跟同盟国两国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对协约国而言是继马恩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之后的又一大重大打击。因为失去了塞尔维亚的牵制,巴尔干跟黑海地区,奥土保三国联军失去了牵制力量,直面三国的俄国压力剧增,加利西亚战役惨胜奥匈帝国赢得的东线战略优势,瞬间毁于一旦,不得不向英法盟友求助。英国国内,海军大臣